來源:正和島

有多少人的腦海中,曾閃過這樣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

比如,宇宙會不會只是某個生物的細胞?我們所寄身的這個世界以及人類社會,究竟由什麼構成、又是怎麼運轉的?

再比如,人生會不會只是一場夢?人爲何而活?爲什麼有些人明明十分努力卻一直在原地“打轉”,人生有沒有“開掛指南”?

諸如此類的“哲學”問題,有解嗎?

吳軍博士對此曾有過思考。相信愛讀書、關注科技的人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很多人瞭解吳軍是通過他的著作,如《浪潮之巔》《數學之美》《見識》《全球科技通史》等多部經久不衰的暢銷書。

吳軍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著名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他是谷歌中日韓算法的主要設計者,也曾擔任騰訊搜索業務副總裁,同時還是一名活躍在硅谷的投資人,曾作爲創始合夥人創立了豐元資本。

第5期《商業風向標》,我們與吳軍博士進行了一場對話,內容圍繞科技、商業、投資、人的認知等方面。希望他的一些思考對你有所啓發:

口 述:吳軍 硅谷投資人、豐元資本創始合夥人

採 訪:徐悅邦 《商業風向標》主理人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農耕時代

正和島:在過往,大多數人談到歷史時,總離不開“歷史週期律”的視角,似乎永遠是國家興衰、王朝更迭的循環往復。您在《全球科技通史》裏用科技串聯起歷史,認爲幾千年來科技發展有兩條清晰的脈絡——“能量”和“信息”。爲什麼是這兩個維度?

吳軍:整個科技史,從過去到未來,都與能量和信息直接或者間接相關。其中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我們的世界本身就是由能量和信息所構成的;第二,過去的人並沒有刻意地說要去提高能量或者信息的總量,也沒有刻意這麼去做。但客觀上,這是衡量文明程度的兩個便於使用的指標,它們可以量化科技發展水平,解釋清楚各種科技之間的關係。

首先從能量這條線來講。在過去,人類要想發展就需要繁衍,繁衍就需要有足夠的能量來養活這麼多的人。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就是說你要養活更多的人需要創造更多的能量,但要創造更多的能量就需要更多的人。

最終是要形成一個正循環:每個人創造的能量比他消耗掉的要多。這樣就能騰出一部分人,不再需要去從事生產,而是進行科技創新、社會管理和文化藝術等活動。

過去、今天到未來,人類有過3次大的革命,一個是農業革命,一個是工業革命,另一個是信息革命。其實都是在能量的使用和信息產生、傳遞方面有飛躍。

比如,1萬年前開始的農業革命,人類不再需要通過狩獵來獲取能量,可以定居下來,本質就是通過農耕有效地獲得更多的能量;18世紀中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核心是新動力的使用,包括水能和蒸汽動力,生產力因此有了極大的提升,最終也使得商品從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

可以說,科技進步的本質就是用盡可能少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

而另一條線則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實際上起到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是社會得以組織起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比如過去當一個國家疆域比較大了以後,行政命令從A點傳遞到B點,好比秦朝時從咸陽傳到揚州需要很多天。如果信息傳遞很不方便,管理就成了問題,國家就不能統一成一個大帝國。

中國古代文明之所以能在上千年時間裏在世界上維持較高水平,和便宜的紙張、普及的印刷術有很大關係;19世紀後,電的使用催生出近代信息產業,我們能夠說得出的對人類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一大半都和信息有關,比如電報、電話、計算機,等等;到了21世紀,許多技術都是圍繞“單位尺度下如何能處理和傳輸更多信息”展開的。

信息的另一個作用則是知識的傳承。生物間其實也通過基因來傳遞信息,比如一些鳥喫了有毒的蝴蝶死了,另一些鳥看到後沒喫,基因就保留了下來,過了幾代、通過自然選擇,再看到有毒蝴蝶的斑紋時就害怕了。但這樣效率很低,一代纔有一些改變。

人類就不一樣了,可以通過語言、文字的方式把信息從一代傳給另一代。上次碰到這種昆蟲被毒着了,下次就告訴其他人,所以人傳遞信息的效率就要快很多。

所以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能量和信息就是衡量世界文明程度的硬性標準——兩個文明的競爭,比的就是哪個文明更擅長使用能量和信息。

正和島:未來整個世界又將如何沿着這兩條線發展呢?在今天,“能量”和“信息”之間,是否有高下之分?哪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在日益增大?

吳軍:到了信息革命時,實際上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的能量了。因此,“能量”的影響力會縮減——今天人均使用的能量和30年前沒太大差別,但人均使用的信息大不相同。

我們今天已經無法想象,每天的生活如果離開了信息或者信息技術將會是什麼樣。

2016年,谷歌的AlphaGo戰勝了著名圍棋選手、世界冠軍李世石。當時的AlphaGo使用了包含1920個CPU的處理器和280個GPU,計算能力相當於6000億臺埃尼亞克(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而如果要用6000億臺埃尼亞克來完成AlphaGo的工作,則需要用掉接近400萬個三峽水電站發電峯值時的發電量。今天爲什麼用電這麼少?信息的處理水平在提高。

所以說世界發展的大方向,一個是能量利用效率越來越高的過程,另一個是不斷地以信息換物質、以信息換能量的過程。

打個比方,以前你要想把一輛汽車從A點送到B點,是把物理上的汽車給運送過去;現在有一種極端的想法是,把關於這輛車的所有信息記錄下來,把信息從A點傳到B點,再用3D打印完全複製這輛汽車,那就不用把物理汽車給送過去了——這就從物質的傳輸變成了信息的傳輸。

正和島:那麼沿着這條線來思考,未來會有哪些相關的商業機會呢?

吳軍:這個太多了,可能十天十夜也說不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信使RNA,也就是mRNA的這個疫苗技術。實際上它就是一個信息,把人類的遺傳信息從細胞核中帶出來,帶到細胞質中去,然後控制合成蛋白質。

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製造疫苗,還可以治療癌症等,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這個可以被認爲是信息技術與醫療技術的結合。

再比如生命科學,生命本身的信息又是怎麼工作、通信的?我們還沒有一套理論,對它的瞭解還處在初級階段。假設我們今天有一個需求,想要打印一個人的血管。有沒有一個公式,輸入進去以後,就能做到呢?今天還不行。

另一方面,“把事情解釋清楚”這個本領,未來可以變成很大、很賺錢的生意。比如律師生意,從本質上講,就是幫助受託人解釋法律。

到了信息時代,這種需求將變得更爲重要。因爲現在的很多東西太複雜、信息量太大,即便是免費的,我們也用不好;而當我們又不得不使用這些東西時,只好向能夠幫助我們使用的人付錢了。

《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講過一件很有趣的事:在互聯網普及前,美國的電視產業被三大電視公司控制着。那時的電視節目大多是免費的,主要靠廣告賺錢。

但你以爲這些近乎壟斷的公司,就是電視行業裏最掙錢的嗎?錯了。最掙錢的是那些編寫電視收視指南的雜誌。它們每週會出一本小冊子,在全美各大超市出售。觀衆看電視前如果沒有這本小冊子,是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在上百個電視節目中進行選擇的。

正和島:在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一個可預見的情況或許會是,在劇變時代已經來臨時,很多人的思維方式卻還停留在過去?

吳軍:是的。我講過一個觀點,“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農耕時代”。這該怎麼理解呢?

信息時代整體清晰的模式是以商業文明爲核心的,也就是前面講到的信息交換;而農耕文明則有許多形態,比如在管理上是一個樹狀或者金字塔的結構,一級一級間的層次很分明。

比如說農耕時代最典型的經濟體——一個大家族,像《紅樓夢》裏上面是個老太太掌握整個家族,下面則是她的一些親戚王熙鳳等人。今天很多企業也還是這樣的,垂直的有各個部門,彼此間的邊界很清晰,部門間的合作很困難。這實際上是農耕文明時代的一個特點。

到了商業文明時,則強調透明度,信息要能夠順暢地流動;農耕文明時代,從最底下到最上面的信息流動是不順暢的,往往是上面傳達一個命令,下面只要好好做事就行了。

製作東西也是一樣。商業文明講究合作,每個人把自己擅長的部分做好就行了,你的利潤通過交換來獲得,最典型的像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幾家公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

它們的產品線都非常短,做的事也很少,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然後把服務或者產品賣到全世界去。它們是通過交換來獲得利潤。

農耕文明則不是這樣。我們有很多企業依然是“大而全”,所有東西都要自己做,甚至是既做食品、又做金融、還做互聯網,加起來可能連蘋果市值的零頭都不到,但僱傭的“農戶”卻很多。

這就是典型的農耕文明時代的思維方式,它不是一個打算跟人溝通談判、進行商業利益交換來生存的模式,而是自己“自給自足”;同時在管理上繼續採取“家長制”,層次分明、部門之間有着看不見的“牆”,等等。

“天天生活在算法安排的世界,

就像楚門的世界”

正和島:在當前“信息”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的時代大背景下,我們能看到一個現象——推薦算法的“異軍突起”。因此,許多人曾提到對於“信息繭房”的擔憂,不同的人看到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您也曾說過,“當抖音不斷給你送的都是同一類內容,你看到的世界甚至跟你樓下另一個女孩看到的世界都完全不一樣。天天生活在算法給你安排的世界裏,就像楚門的世界”。

另一方面,信息時代的節奏也更快了,永遠有處理不完的信息。手機已經成爲人的一個全新“器官”。時間也因此被切割得更爲碎片化,導致許多人陷入焦慮狀態。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吳軍:這因人而異。我倒沒這種感覺。我不會每過幾分鐘就看一次手機,大概一天回覆兩次微信,早上看一眼、下午再看一眼。

其實,很多信息想穿了是沒有必要的。有人每次一刷抖音一不小心就是兩個小時。可回頭問都看了些什麼。可能他也想不起來了。我小時候趴在地上看螞蟻還能看一小時。今天人們看短視頻,和我小時候看螞蟻可能沒什麼差別。

所以信息產業對人的影響永遠是因人而異的。我以前給一些企業家建議,上班直接把手機扔前臺,下了班再拿手機走人。他們都表示效果非常好。說明如果你有意識,是能夠管理好自己的。

正和島:但這種自律其實是“反人性”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最終總是會出現兩極分化。

吳軍: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總會選擇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我們覺得看手機浪費時間,但有的人並不覺得,他不看手機的那段時間,可能會去做其他更糟糕的事情。

就像飲食一樣,一種人把自己喫得胖胖的,另一種人清楚知道自己一天需要多少能量,好喫的嘗一兩口就好了。永遠都會有這樣的分化,並不會因爲食物的種類極大豐富了,全世界就都是大胖子。

所以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從小的教育還是要提倡獨立思考,我們過去的教育老是強調標準答案,大家習慣於去找標準答案“抄作業”。但越是這樣,就容易被算法提供的答案所左右。

第二個,人還是應該多強調一點理性。從邏輯學上講,人會陷入很多誤區,比如容易贊同大衆的觀點、容易贊同似是而非的觀點。人天生如此。只有通過一些理性的思考,才能辨別一些觀點的真假。這個習慣,要從自己解決問題、尋找答案開始養成。

正和島:現在人們對於技術發展有一種看法——“技術進步是具有偏向性的”,永遠只有極少部分人受益,並沒有讓所有人都過得更好,反而拉大了人類間的不平等。

另外,技術進步還具有“疊加式”的特點,催生出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數字巨頭,規模龐大、甚至富可敵國。有人認爲這背後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正在逐步提升。對此,您怎麼看?

吳軍:爲了活得輕鬆一點兒,人類發明了很多機器,讓它們幫助我們做事情。但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的結果,總是財富進一步地向少數人集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壓力更大了。

馬克思把這種現象稱爲“機器的異化”。原本應該成爲機器主人的我們,最後成了機器的依附者。

在未來的智能時代,真正受益於技術進步的個人可能不超過人口的2%。

這是比較難避免的。沒什麼好辦法。因爲一開始掌握技術的就是少數人,很快他們又能通過技術獲得更多的財富份額。有人說,通過政府的強制收稅或者是罰款,可以讓財富再分配。但這也只是一次性的。

總有很多人以爲,技術進步能縮小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但其實自然界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哪怕人爲地進行調整,過一陣又自然演變成這樣了——任何一羣人在一起,給他們絕對的自由,過不了兩代人,就會變得不平等。人的各階層是呈金字塔分佈的。

甚至宇宙中的資源分配,天然也是金字塔型。比如說一個星系,像銀河系,可能90%的質量就集中在1%的星體上。剩下的星體沒有多少重量。這是很自然的一個規律。

人在自然規律面前是很渺小的,刻意拉平所有人的差距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平不平等其實是天道,和科技沒有關係,但是有了科技,至少生活在最底層的人能喫飽肚子,還能有閒暇想一些自己的問題。

比如,工業革命早期,不要說窮人暗無天日了,富人也好不到哪裏去。英國倫敦郊外有個叫巴斯的城市,是最有錢的人度假的地方。

你到巴斯的博物館,可以體會到當時英國最上層人士的生活水平,比你現在的生活水平差遠了,沒有冰箱,只有地窖裏存了點醃肉。有了點茶葉還要鎖起來,怕被女僕偷了。甚至沒法每天洗頭,只能用梳子撓癢癢。

但今天哪怕是難民到歐洲,想的第一件事不是肚子裏有沒有飯喫,而是有沒有地方充電。所以,用不平等來否定科技是不成立的。

正和島:那對於這種“分化”可能帶來的風險,您怎麼看?不會感到擔憂嗎?

吳軍:任何時代總喜歡說現在風險大、過去風險小。其實過去的風險不知道比今天大多少。

我以前給一羣企業家講課,說你們的成就首先要感謝生在好時代——中國自1979年後,40年沒再打過仗了。從有甲骨文記載以來,3400年的歷史,你看看能不能再找一個40年不打仗的時期?找不到。

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十多次大動亂,人口少了一大半。很多人羨慕三國時代,說人才輩出。然而東漢靈帝時期,人口是5000多萬,赤壁之戰後,人口變成了140萬,再到公元221年,三國人口總和變成90萬——短短几十年,百姓的存活率還不到2%。

人們比較懷舊,總以爲過去好。像文人都喜歡宋朝,可當時的司馬光卻說,世風日下,販夫走卒都穿了絲做的衣裳,孔夫子那時纔好;孔子說,現在禮崩樂壞,周公那時纔好;周公那時沒有文字系統,不知道他怎麼想。

自古以來,大家總抱怨科技使得我們的一些能力喪失了。但回過頭來看,歷史上的這些擔心非常可笑。其實我們今天的擔心也同樣可笑。

二流的人,會把一流的項目做成二流、三流

正和島:您的另一個身份是硅谷投資人,對您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投資原則是什麼?

吳軍:在風險投資領域有一條金科玉律——投資就是投人。首先就是看重創始人。

作爲曾經在谷歌和騰訊任職多年、招聘過不少高薪員工的人,我總結他們成功的奧祕,其實就是一句話“殺雞一定要用牛刀”

因爲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別常常是數量級的。一流的人可以把二流的項目做成一流;反之,二流的人會把一流的項目做成二流或三流。10個90分的人往往都抵不上1個100分的人。

我過去有一個非常不成功的老闆,當年是一個專業能力頗強的新銳。因爲他做事情沒有私心,老局長很喜歡他,就提拔他。

這位老闆是一個好好先生,對所有部下一視同仁,他自己覺得這很公平。但是不到兩年,所有能幹的部下全跑光了,手下剩的都是平庸之輩,他一點業績也做不出來,於是很早就退休賦閒了。

而在能力之上,還有一點很重要——品德。在風險投資中,當你把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甚至更多的錢,在沒有任何抵押的情況下交給一個不認識的人,讓他創業,這個人首先必須讓你信得過。

創業者如果想騙投資人的錢,通常投資人是毫無辦法的。我見過不少創業者,一旦辦公司辦得不順,就把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拿出去再辦一個公司,去融新的資金。同時他們會對原來的公司進行破產清算,這樣投資人的錢就不用還了。

所以我有一個“訣竅”,比如我曾經投資過一個印度人的公司,我要求他同時要有自己族裔的朋友投資他。因爲他騙了我們可能影響有限,但他要連同族人一起騙了,就會在自己圈子裏形成很壞的印象。這當中的成本會讓他好好掂量。

另外,如果他同族的族裔都沒人願意投資他,這其實也會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

正和島:那麼對於投資項目,您又是怎麼選擇的?

吳軍:風險投資的目的,是幫助一些沒有財務能力的人,實現他們改變世界的理想。

所以我們對項目的看法:我經常和來找錢的創業者講,你不用考慮錢的問題,甚至暫時不需要急着去掙錢。我幫你解決了錢的問題之後,你只要告訴我,當你實現了自己的想法後,世界會有什麼明顯的、正面的變化。

對於那些做所謂“me too”(我也能行)項目的人,這一條就通不過,因爲他們即使達成了目標,也只不過是使行業中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

一個項目一旦做成了,如果真能夠改變世界,哪怕改變得不多,也是好的,也必然有人使用,接下來投資人掙錢就不是問題。

正和島: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又該如何投資呢?

吳軍:投資的第一目的是爲了保證財產不受損失。

無論投資目的有多大差別,保守也好,激進也罷,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要用錢來掙錢,而不是拿自己的錢沒完沒了地交學費。

這種行爲說得好聽點是支持國家建設,說得不好聽點是打水漂或者作孽。如果一個人投資很多年,總是不斷告訴別人“交學費是必要的,因爲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掙到錢”,那他就必須要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爲是否已經違背了當初的目的。

還有一點:時間纔是你的朋友,時機不是。這是《漫步華爾街》作者、著名經濟學家馬爾基爾講的。

如果說有投資存在時間窗口,一過就沒了,那它就不是真的機會,而是投機。

也就是說,耐心纔是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素。舉個例子,在過去的40多年裏,美國股市的回報率大約是7%,累計到今天,大約漲了20多倍。

但是,如果你錯過了股市增長最快的25天,你的投資回報率就少了一半,每年只有3.5%,這樣40多年下來,回報不到4倍,也就是說財富累積至少會少80%。

至於說那25天具體是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所以聰明的投資人永遠在股市上投資,而不是試圖投機、挑選最低點和最高點。

人對一個巴掌的反應,

決定一生的命運

正和島:您在《見識》這本書裏提到過一個觀點,“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有些時候,回過頭來看許多成功的人和公司,不得不承認冥冥中就是有“運氣”的成分。對此,我們該怎麼來理解?

吳軍:運氣當然有了,這不可否認。事實上,如果沒有運氣,再努力也未必有結果。

但人不會總是壞運氣,也不可能總是好運氣。人通過一次好運獲得了財富,但最終又會憑藉自己的能力全丟回去。在美國,幾乎所有中大獎的人都會在10年內把幾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的獎金敗光。

我接觸過很多辦公司成功、把公司推上市的創始人,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說,自己不過是運氣好一點兒而已。

有趣的是,我也遇到過至少100個創業失敗者、一些做事不那麼成功的人,無一例外,他們都告訴我:我本事很大,不過是運氣不好。

你就能理解爲什麼前者成功、而後者失敗了。因爲很多事情在過去不知不覺中,就註定了。他們的命運在一開始,就被一些不好的做事方式和行爲所決定。

我非常贊同撒切爾夫人的一段話:

注意你的想法,因爲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爲它能主導你的行爲。

注意你的行爲,因爲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爲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爲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在這段話前面,我想再加上一句,“注意你的態度,因爲它能影響你的想法”。

我經常和一位朋友說,看一個人在小時候捱了一巴掌後的反應,就能知道他的命運。

概括起來,所有人對於捱了一巴掌的反應無非3種:第一種,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種,認命,捂着臉走開;第三種,先冷靜分析,也許是我們真該被扇,那就接受教訓,也或許對方真的是個混蛋,我們該叫警察或者他的家長、老闆來管他。

我們在一輩子的經歷中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它們就如同別人或者現實生活不斷地在扇我們巴掌。

雖然人一輩子被扇巴掌的情況和原因很多,各不相同,但一個人對待它們的方法卻有高度的一致性。對待這些巴掌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習慣於扇回去的人一輩子都在扇別人巴掌,認慫的人一輩子都在認慫。

正和島:但有些時候,對普通人而言,長期“沉浸”在自己手頭的工作時,很容易陷入到“內部視角”、導致當局者迷,很難跳脫出來從全局、從外部視角來觀察自己究竟在幹些什麼。

這就很容易導致一個人“誤以爲”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只是暫時性地還沒有成長、還在原地轉圈而已。一個人究竟怎樣才能實現“可疊加式成長”?

吳軍:上帝從來都不是慈善家,他不保證每個人成功,不能說我天天躺在遊戲廳裏打遊戲,還想着成功;學習不努力,還希望有一個好學校上;或者說我這個人判斷力差,做了10個判斷錯了9個,到頭來還想着成功。天底下沒有這麼好的事兒。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爲什麼還是不行?”

實際上,上天不會虧待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會同情假勤奮的人。

在工作中,有一個詞叫“僞工作”,就是指那些花了時間做卻沒有影響力的工作。一些人習慣於做簡單、重複且價值又低的工作,這導致他們成爲了“積極的廢人”。

我在谷歌和騰訊參與分析了績效平平的員工,發現特別忙但是績效差的人,分不清哪些事情該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最終難免會陷入“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

一些遊戲工程師曾向我訴苦,說在美國像他們那樣最底層的遊戲工程師,一個月的收入只有800美元左右,還不到打掃衛生間的清潔工1/3的收入。

我覺得原因很簡單,全世界有上百萬款小遊戲沒人玩,那些處在長尾位置的大量工程師和其他遊戲從業者所做工作的影響力,近乎爲0;但中國有一些遊戲的設計者,一年的收入能達到上億元人民幣。

兩者付出的時間、精力可能差不多,但做一萬件小事的效果卻未必抵得上一件大事。

所以對一個人來講,如果一輩子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沒有影響力的事情,倒還不如認認真真做好一件有一定影響力的事情。

正和島:所以很多成功的人其實是做着“事半功倍”的事情,相當於給自己加了一個影響力的槓桿?

吳軍:是的。人有一個弱點,就是見到小便宜就想去佔,很多利益捨不得放棄。

成功的人是好多事不去做的,就集中精力做好那麼一兩件事。

但很多人喜歡同時做很多事情。這種做事方式在英語裏有個詞叫“multitasking”,即多任務同時處理。計算機由於計算功能強大,通信帶寬比較寬,可以多任務並行處理。

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曾有一篇文章分析,人腦的帶寬只有區區60比特/秒,是當年上網帶寬的十萬分之一。我看到的對於人腦帶寬的最高估計,不過每秒上千比特,照這個速度傳一張手機圖片,大約需要1小時。

對人來說,說得通俗點兒,多任務並行就是一心多用,不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會因爲來回切換任務而降低工作效率,導致錯誤不斷。

我年輕時曾想通過多任務的方式多做幾件事,結果一件事都做不好,時間一長,總是在低水平上兜圈子。

所以我做事的訣竅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當年,硅谷有一家視頻識別公司,創立時有一個很宏大的計劃和一張長長的做事清單。當它的創始人來找我們融資時,我對他們講:“如果你們能把這張清單減到不能再減,我就投資。”

於是他們把這張清單減爲3件事。我說:“還是多了些,要減到只有一件事,一直減少到再減你們就不能成爲你們自己的程度。”

他們最後真的減到只剩一件事。我說:“這就是你們的核心價值所在,就這麼去幹吧。”1年多後,他們就被亞馬遜高價收購了。亞馬遜看重的就是這家公司那一點的核心價值,而他們最早列出的其他想做的事,絕大部分亞馬遜早就做了,而且做得更多、更好。

所以重點不在於做的事多,而是要把事做好。好和不好可能相差一萬倍。有很多人講他做到90分,我做到80分,看起來只差10分。但本質上,90分的人和80分的人之間可能差了有5個數量級。

正和島:所以現在做事情可能朝着90分、100分去做還不夠,甚至得奔着120分去?

吳軍:目標120分,最後你能得100分;目標100分,你可能得90分;目標90分,最後你可能得60分,是這樣的。

正和島:但有些時候我們也會發現,哪怕一個人有了目標,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得等到事情過了、或者現實給了一個反饋後,才能意識到自己過去想的、做的一些事情,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看未來好像總有一層“迷霧”遮蔽着。

吳軍:很好的問題。我跟你講,很多人說自己在過去就看清了未來,那其實是成功學,都是事後覆盤,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解釋罷了。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

但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知錯得改,也就是覆盤。很多人是屢教不改的,比如說讀書這件事,平時不努力,就指望着考試時能不小心考出個好成績。最後卷子發下來,一看傻了,考了個爛成績。

前一兩個星期,還有點心痛,覺得自己該好好讀書了,但到了第3個星期,老毛病又犯了。很多人一輩子是在失敗的怪圈中走不出來的。

所以我經常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纔是成功之母。

就像李笑來講的那句話“道理看上去好像都懂,就是做不到”。那誰叫你做不到的,你做到不就完了嘛。

所以人不需要去猜測未來,那是老天爺操心的事情。你只要記住,反應比預測更重要。

很多人容易陷入的第二個誤區則是,過分地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一個客觀條件,比如說父母沒門路,所以今天才怎麼怎麼都做不好;或者說因爲孩子要在哪上學,所以我就不能換工作。

這些都是自己給自己找的理由。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有的人想辦法把困難給解決了,而有的人拿困難作爲藉口。

所以我覺得,只要儘可能地比別人做得好一點,哪怕每天只比別人好1%,兩年下來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正和島:最重要的還是向內求。

吳軍:對,外在的條件很難改變。舉個例子,中國最好的高校就那麼幾所,哪怕這個數量擴大到了100所,那麼這100所裏也還是有排第一的和排第一百的。所有人最終還是擠破頭地往第一名的高校去擠。

所以不要老想着改變外面的世界,改變自己比改變世界要容易。

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自由

正和島:如果讓您選出一本對您影響最大的書,會是哪本?

吳軍:可能會有好多書。年輕時可能是一些啓蒙作家的書,比如我曾許多次閱讀《富蘭克林自傳》這本小冊子。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內容會在不經意間提醒我一些內心明白卻總是被淡忘的道理。在書裏,富蘭克林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對比他,我能審視自己的不足。

投資的時候,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書是《漫步華爾街》;而一些思想文化上的書則影響比較持久,比如《沉思錄》、中國古代的孔子《論語》和道家的《莊子》,等等。

第一次讀《莊子》時,我就被其中的《逍遙遊》深深吸引住了。這篇不朽的名著,開篇就非常有氣勢,“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那時正值高中時期,讀完這段豪氣頓生,覺得這輩子應該做點什麼事情;今天再讀它,則會感嘆自己的渺小。我有時在閒暇之餘或遇到想不開的事情時,就會拿出《莊子》隨便讀一段。然後回顧自己做的事情、想想自己的煩惱,對照莊子說的話反思一下,很多時候就豁然開朗了。

蘇格拉底臨死前曾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在我看來,閱讀是當下可以讓我們審視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

很多人問我讀經典有什麼用。或許真沒用,但素質教育從來不是出於功利的目的。雖然宋真宗曾講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我們見過幾個古代的老學究有黃金屋和顏如玉的?

事實上,讀書、讀經典既不能直接帶來金錢,也不能幫助年輕人考上好大學。但是,當人們需要用到經典,卻不知道經典中的內容時,只能悔恨自己讀書太少、修養不足。

不讀書的人通常難以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而這一點又只有當人們遇到“天花板”又突破不了時才能體會到。

正和島:最後一個問題,許多企業家在財務自由後,或早或遲總會遇到一個“人生意義”的危機。而那些能被稱爲偉大的企業家,最終似乎是找到了自己一輩子的使命、爲社會源源不斷創造價值的方式。但對普通人來說,又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使命”呢?

吳軍:我倒不覺得說,人有了錢纔會去追尋“意義”。基本上,我覺得我20多歲的時候,好像這一輩子該幹什麼,自己還是蠻清楚的。

人其實是這樣的,一輩子追求的是一種自由。而財富自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像那些財富自由了、但卻被判了刑的人,實際上他們就變成了一個奴隸,缺少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權力。這就沒有意義了。

那怎樣才能真正地獲得這種自由呢?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當成這個社會的主人來看。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得不成爲一個“奴隸”。

奴隸就是說,我掙錢養家餬口供一套房子,最後數十年把房子的錢還清了。這叫奴隸。今天很多人腦子裏想的不過是有房有車的生活,所抱怨的不過是自己還沒有那兩樣東西。

實際上錢多錢少,說實在的,你在中國生活都不會很困難,尤其是大城市,過一個體面的生活是不難的。但如果你非要天天享受,天天去喫、住總統套房,那你就只好當奴隸去拼命掙錢了,沒什麼好說的。

我記得自己20多歲讀了很多啓蒙思想家的書以後,覺得人這一輩子得爲世界文明做點什麼事,甭管做什麼,最早是想當科學家,後來說做產品來改變世界,或者通過投資新技術改變世界。

甭管什麼方式,你得做點什麼。人還是要有點理想的。這個並不需要有很多錢,也不是說我有了錢不愁喫、不愁穿以後再來思考它。

今天我們社會里有很多人,我覺得他們未必很富有,但是他們的精神生活是很富足的,他們很清楚自己該做點什麼。

也就是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裏說的那句話: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吳軍著作《見識》《全球科技通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