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盈江县卡场镇聚焦产业发展多而零散、收益少而不稳的问题,针对贫困户做不来产业、放不大收益、原地踏步、自我循环的困局,结合全镇资源禀赋、地域特点、产业底子,明确了把蚕桑产业作为全镇支柱产业。

构建“两个阶段”蚕桑产业发展格局,以“一二三”措施齐步走迈开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桑园面积快速增长阶段向种养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实现产业有样子、发展有底子、贫困户有里子的叠加效果。

强化“一个核心”。党组织抓带头,成立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蚕桑办,组建党员服务工作队。蚕桑任务分片包干,党员干部先行先试,走村入户宣传动员,田间地头一线指导,有力、有序、有效、有组织的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抓好“两个建设”。一是建设一批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放大资源,高位推动建设10块连片示范基地、1个小蚕共育基地。二是建设一批专业合作社。夯实组织化基础,成立专业合作社,制度化推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3+1”模式,把农户纳入合作社、带入产业链,确保干有所得、劳有所获。

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完善奖励机制。培养蚕桑产业发展示范户,示范引领农户一起干,产量高、带动强的年底给予表彰奖励。抓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反哺蚕桑专业合作社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基金。打出奖补“组合拳”,推动全镇蚕桑产业提速增效。二是完善技术保障机制。在统一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统筹全镇技术员全面指导,每村安排专人跟踪学习,面对面、手把手、点对点指导全镇种养户。三是完善督查机制。镇蚕桑办每周督促工作推进、每月通报进度,“周督月报”,监督到位。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镇呈现出四个好现象:一是进一步激活了组织优势。锤炼出了产业“双带”型党员38名、致富带头人76名,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进一步涵养了人文底蕴。群众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从“粗放型”农业思维向“精耕细作”转变,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桑树即是“摇钱树”也是“绿化树”,在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提升了人居环境。三是进一步激活了特色资源优势。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紧咬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做好夯实卡场镇脱贫攻坚基础和多样化农业产业的大文章,凭借连片基地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加快产业发展。四是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曾经的荒山变成了桑园,实现群众“家边就业”“雨季仍有收入”的局面,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一改往日端着“金饭碗”空了“钱袋子”的尴尬境地。

截至2021年5月,全镇蚕桑种植面积5306.97亩,有标准化蚕棚221棚、自建蚕棚223棚,建成小蚕共育基地1个、连片示范基地10块,种植户897户,已基本达成“蚕桑专业乡镇”建设目标。

云南网通讯员 张如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