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衆號“中國的航天”6月12日消息,國家航天局祕書長許洪亮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向媒體正式發佈了“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發展重點規劃。

“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將按照國家對航天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重點提升航天科技創新動力、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積極開展更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

第一,繼續實施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航天綜合實力。將重點推進行星探測、月球探測、載人航天、重型運載火箭、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國家衛星互聯網等重大工程。其中,在大家最關心的行星探測方面,2025年前後,將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實現近地小行星繞飛探測、附着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還將實施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任務。另外,嫦娥五號新聞發佈會上已經介紹過,在月球探測方面,“十四五”時期,將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探測器,實施月球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月球極區採樣返回等任務;後續還將研製發射嫦娥八號,與嫦娥七號共同構成科研站基本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載人航天方面,2022年我國將建成長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站,開展航天員長期駐留、空間科學試驗、空間站平臺維修維護等工作,並推動後續任務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第二,不斷增強衛星應用服務能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按照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完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和配套地面設施,提升衛星對地觀測、通訊廣播和導航定位的服務能力。在服務治理能力提升方面,圍繞平安中國、美麗中國和數字中國建設需求,加強衛星數據產品與服務在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護、防災減災與應急響應、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城鎮化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等行業領域深度應用。在服務經濟發展方面,推動遙感、通信、北斗導航應用產業化,開發面向大衆消費的新型信息消費產品與服務,豐富應用場景,提升大衆生產生活品質,推動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第三,擴大航天合作交流,增進人類共同福祉。中國將繼續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原則,積極與各國開展航天領域的交流合作。在工程合作方面,推進國際月球科研站深化論證和技術攻關,按計劃推進中意電磁02星、中法天文衛星、中巴地球資源後續星等衛星工程聯合研製,促進衛星數據共享與應用。在服務全球方面,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建設,提供高質量的空間信息服務,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等共同挑戰。在促進交流方面,充分發揮多雙邊機制作用,支持海南國際航天城交流平臺建設,鼓勵科研機構、航天企業、高等院校等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展覽展示、人才培養等不同層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關於後續行星探測,藍圖已經繪就

中國的行星探測工程,統籌考慮工程技術發展和熱點科學問題研究的需要,明確在2030年前,以火星探測爲重點和主線,按照“一步實現繞着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路線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繞着巡的既定目標,下一步擬於2028年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同時還將在2025年前後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的環繞探測,2029年實施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後續行星探測工程任務,已經得到黨中央肯定,相關方案正按程序履行報批手續。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中國國家航天局一向主張基於平等互利的方式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我們在嫦娥六號、小行星探測任務中向國際合作夥伴提供了載荷搭載的機會,我們向國際社會公佈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合作的管理辦法,我們與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發佈聯合聲明,共同邀請國際合作夥伴在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設計、研製、實施、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並將於近期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和合作夥伴指南,指導國際合作夥伴選擇可加入的領域和項目。

國家航天局還將陸續公佈後續月球與深空探測任務如嫦娥七號、八號等月球探測任務以及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行星探測任務的國際合作計劃,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與國際同行一起密切協作共同探索宇宙的奧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