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正式冲刺上市。

历经10年长跑、整整22轮融资,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出行巨头,终于迈入新篇章。

滴滴的招股书信息量巨大,其中有震撼世人的数据,比如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年活跃司机1500万,3年内为平台司机创造近6000亿元收入.....

但也有多重隐忧,比如3年亏损353亿元,持续大规模盈利仍然遥遥无期;自动驾驶业务前途未卜;还有利剑高悬的反垄断监管。

作为近10年来少有的还未上市的超级独角兽,滴滴这轮造富神话谁获益最大,反垄断背景下,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从滴滴招股书批露的股权构成来看,上千亿美元估值中,受益最大的是软银集团。没错,就是那个投中阿里一战封神的日本首富孙正义。

2012年创业至今,滴滴这10年可谓大战不断,小战无数,所幸移动互联的草莽时代给予它巨大收获。

截至2021年Q1,滴滴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旗下业务包括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妥妥的出行之王。

当然,没有那22轮巨额融资,也就没有今天的巨无霸。

资料显示,目前滴滴已完成累计22轮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滴滴金主包括软银、阿里、腾讯、苹果、高瓴、红杉,以及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富士康、丰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阵容空前豪华。

在此天团中,软银持股比例最高达到21.5%,相比之下创始人程维持股仅6%,联合创始人柳青持股1.7%。

若按1000亿美元估值计算,软银投资滴滴的回报将高达215亿美元(1370亿元),足够让孙正义再夺日本首富.....

而且滴滴现在并不缺钱,冲刺上市和软银这帮股东们急于退出也有很大关系。

为啥是股东急于退出?首先,滴滴虽是全球第一巨头,但依然流血不止。

来看数据,2018—2020年其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3年巨亏353亿元。

年年这么亏,再强大再坚定的股东也不会视若无睹,不免有趁早套现的需求。

其次,中国掀起反垄断风暴后,滴滴已进入监管视野,5月刚被交通运输部等八大部门联合约谈,要求对平台抽成比例高、随意调整计价规则,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立即开展整改。

监管高压下,滴滴估值与3年前已无法同日而语,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也随之而来。

所以,互联网巨头们闷声发大财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滴滴股东们已无法淡定陪跑,上市退出已成必然。

而且招股书中也指出,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将在招股书生效后辞任滴滴董事,这意味着大股东软银已无心恋战,上市后有啥操作你懂的。

这点从滴滴上市募资用途也能看出,招股书显示滴滴此次募资将用于三大层面:

约30%用于国际化扩张、约30%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看出,滴滴把钱都用在了拓展国际业务、投资未来技术,以及提升用户体验上,并非缺钱需要上市输血。

此外,滴滴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技术,也让股东们焦虑。

滴滴对当前庞杂的业务线总结为四个核心,三大业务。

四个核心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三大业务主要是滴滴收入构成,分别为中国出行业务(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以及其他业务(共享单车、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

其中,自动驾驶被滴滴视为决战未来的关键王牌。

我们说过,移动互联最为繁荣的10年已经过去了,未来模式创新将逐渐失效,真正的科技创新才是王道。

滴滴也看到这一趋势,并做出巨大转型。

截至2020年底,滴滴在全球共15914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员工7110名,研发员工占比44.7%。当年那个重运营、重营销滴滴,已逐渐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提起技术创新,在出行领域,电动车、自动驾驶方案肯定是绕不开的,滴滴对此早有布局。

2019年8月,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拆分为独立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2020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A轮超5.25亿美元融资,由滴滴和软银共同投资。

A轮之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已达34亿美元,但最近又被曝完成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估值或已超过50亿美元。

再加上这次募资的30%将投到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技术,滴滴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期望不言而喻。

不过自动驾驶这事挑战很大,技术上它涉及到视觉计算、AI、5G、人机交互等功能,以及激光雷达、芯片等硬件,技术要求极高。

竞争对手层面,自动驾驶这个赛道已有特斯拉、华为两大巨头争锋,以及小鹏、百度等选手追赶。

从以往经验来看,华为不做则已做就一鸣惊人,它每进入一个赛道都会占据超强话语权,并让对手如履薄冰。

如今华为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技术已成熟,北汽、长安等车企都有可能成为其客户。反观滴滴,虽然自动驾驶公司估值已达50亿美元,但具体成果尚未落地。

从互联网跨界而来的滴滴,能否在技术创新上匹敌华为这很难说,股东也很难看清,这就是问题所在。

轰轰烈烈的模式创新正接近尾声,市场对滴滴等连年亏损的互联网巨头已无从前那样的耐心,比如快手上市后已暴跌50%,美团、京东等巨头也在大幅调整。

监管风暴下主业连年巨亏,外加挑战巨大的自动驾驶。重重隐忧的滴滴,能否守住千亿美元估值还是个问题....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