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們網通社品牌解讀文章,主要聚焦於大衆品牌,畢竟對於國人來講,大衆的影響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恰巧前陣子大衆在首屆“Way to Zero”論壇上發佈了自己的系列戰略,我們之前聊了大衆品牌在綠色環保領域所做的努力,在這方面大衆真的可以算是先行者和最堅實的履行者《感興趣的朋友點這裏》,那麼今天咱們來聊聊作爲一個傳統車企,大衆是如何革新自我堅持創新的,對於未來,大衆又有哪些自己的見解。

傳統車企轉型,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必須經歷刮骨療毒才能實現。

現如今不少傳統車企都開始講究轉型,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品牌都是如此,但很多人不知道,一個傳統品牌的轉型意味着什麼,尤其是對於大衆這個擁有84年曆史的老牌品牌來講,品牌對於汽車的理解,工程師多年研發車輛的一些經驗和習慣,統統都要被推翻,我也曾和一些國外品牌的中方員工聊天,時至今日一些品牌還很焦慮,原來的傳統汽油動力部門,現在淪落到沒有項目了,真的很尷尬,這些人員如何轉型、安排,新技術人員的招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車企說自己有難處,確實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波新能源浪潮初期,有的品牌也有一些抵抗情緒,原來我們追求的是機械構件之間的配合,而現在的汽車就是將一部智能手機放到車輪上,這種傳統思想的碰撞不止存在於一兩個傳統車企,所以我們說,一個傳統車企要想做到創新,首先就是要刮骨療毒與自己長時間形成的固定模式決裂,尤其對於以工程師爲核心的德系品牌來講,更是如此,必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順應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再走工程師按自己思想打造產品,然後讓用戶去習慣的老路了,只有這樣才能在下一個時代活下去,作爲一個汽車從業者,我們其實很樂見到大衆從這種品牌成功突圍,走上正確的道路。

在大衆看來,車輛的研發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軟件重要性越來越大,“硬件影響軟件”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大衆汽車在這次“Way to Zero”論壇上發佈的戰略,我覺得最可貴的是大衆不僅衝破的傳統,而且真正明白了以後的產品要怎麼做,這是最難得的。在大衆看來,之前的產品研發,是“硬件影響軟件”的時代,電子系統大多是什麼ABS、ESP這種輔助系統,至於車載娛樂系統那與車輛本身的聯繫就更少了,但現在不一樣了,車輛有了更多智能化配置,例如ADAS系統等等,甚至車載系統裏的高精地圖也開始與ADAS系統互通,這些功能最終是可以影響車輛行走的,所以現在的車輛不像原來那麼簡單了,需要更強、更聰明的大腦,車輛的硬件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

這就能解釋通現在爲什麼很多品牌車企都在講什麼自己芯片的算力等等,大衆在這方面尤其起步比較早,現如今的MEB平臺相比第一代已經今非昔比,搭載的E3電子架構,可爲智能在線服務和駕駛輔助系統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帶來影響就是車輛支持更多功能,ADAS系統的識別精度更高體驗更好,細節功能你會發現反應更快更好用,汽車的芯片其實約等於家用電腦的CPU,多通道代表着你能同時打開多少個程序不卡頓,單核性能代表運行某個軟件的直接性能,雖然現在的汽車芯片要求遠不及家用PC,但在未來,更多新的智能化功能加入,也會對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大衆現在已經開始這方面,提前摸索,提前優化,才能在未來領先對手。

智能化是未來趨勢,大衆追求的不僅是技術領先,更追求穩定性,同時還要降低成本,真正普及大衆,這纔對得起“Volkswagen”之名。

在車輛智能化方面,大衆此前就以ID.家族爲主導,建立了具備快速響應能力的ID. Digital項目組,這一部門主要爲用戶提供定期的OTA遠程無線升級服務,不斷優化車輛功能,改善體驗,但大衆也明白,車輛的系統容錯率相比手機等電子產品更低,手機大不了死機了重啓就可以,但汽車一旦系統出錯,很有可能直接影響的就是安全性,所以你可以感覺到大衆在智能化普及速度上並不是最快的,但只要產品一推出,肯定是非常好用的,這點從大衆ID.4家族產品發佈後,媒體和消費者肯定的態度中即可窺知一二,我現在依稀記得當時自己試駕ID.4 X之後的心理感受,大衆的產品還是穩,哪哪都優化得挺好,有些地方真的連豪華品牌都做不到。

除了在軟件標準、硬件標準、功能等方面要做到全球第一梯隊,大衆也很明白,這些前沿的主流功能不應該是頂配產品的專屬,大衆目前已經能夠實現L2+級自動駕駛輔助。隨後將實現L4級標準自動駕駛輔助,但大衆希望這些功能,購買中配甚至入門產品的用戶也能體驗到,而且大衆現在已經開始做到了。

我們舉個直觀的例子,還是以大衆ID.4 X爲例,官方指導價19.9888萬-27.2888萬元,全系6款車有2款搭載了全套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另外2款中配也只是少了自適應巡航功能而已,而即便是兩款入門車型,也配備了緊急制動、道路交通標誌識別等功能。最關鍵的是,大衆ID.4 X的智能化選裝配置價格也開始下探,例如支持AR實景導航的HUD顯示器也不過5000元,作爲一個老大衆車主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就這配置放3年前的大衆車上,基本都得一萬多起步,外面自己改都得大幾千,不僅打造出色的產品,還要讓更多用戶能夠體驗到,這才無愧於“Volkswagen”這個德語單詞。

寫在最後:

其實以一個汽車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大衆品牌的轉型之路並不算快,但貴在大衆每一步都走得穩,而且在做的事也是對的,這點其實很難得,不僅要打造業內一流的產品,還要讓更多消費者能夠體驗到,這纔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大衆品牌。好了,本期文章就先寫到這,下一期咱們聊聊大衆品牌在做的另一件重要的是,也是電動車消費者最關注的-補能方式和效率,同樣值得一看。

(圖/文 網通社 李乾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