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近日曝出一樁打着虛擬貨幣幌子的龐氏騙局。初步調查顯示大約6.9萬人合計被騙3.85萬億韓元(約合221億元人民幣),其中不少受騙者是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的許多受騙者,尤其是老年人存有僥倖心理,不太願意報警……

騙局背後:受害人存僥倖心理,不太願意報警

新華社援引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警方頻繁接到來自各地的相關舉報,於上月在全國範圍內就此案啓動調查。京畿道警方7日披露,罪魁禍首據信是一家名叫“V Global”的公司,其首席執行官以及大約70名員工正在接受警方調查。

警方說,這家公司聲稱運營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勸說人們在該平臺開戶投資,最低投資額爲600萬韓元(約合3.4萬元人民幣),並承諾投資者可在短時間內收穫幾倍回報。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名警官說:“這看起來是一樁龐氏騙局。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預期會發現更多受騙者。”不過,由於許多受騙者、尤其是老年人遲遲不肯報案,警方調查面臨不小難度。

一名40多歲男子告訴記者,他的母親被騙投資1300萬韓元(約合7.5萬元人民幣),“我勸她報警,但她總覺得能把錢拿回來,所以拒絕報警。據我所知,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老年人上當,‘虛擬貨幣’對這些老年人來說是新玩意兒”。

這名男子說,那家詐騙公司最近還試圖讓他母親在一份文件上簽字,文件內容是聲明簽字人沒有受騙上當。“那家公司不斷勸說投資者彆着急,再等等(投資)結果”,這樣一來投資者存有僥倖心理,不太願意報警。

一名五旬婦人說:“有個熟人告訴我這個投資機會,我就投了大約6000萬韓元(約合34.4萬元人民幣)……現在我想報警,但是她勸我再等等,等賺回錢再說。當我又表達疑慮,她質問我是不是信不過跟她的交情。於是,我一直沒有報警。”

圖片來源:新華社

郭樹清:時刻警惕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我國監管部門早已意識到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帶來的風險,及時預警,多次出臺舉措予以整治。

早在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就聯合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2017年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並開展專項整治。今年以來,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有所反彈,從5月18日開始,我國又密集釋放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近日,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要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郭樹清表示,當下,各種以高息回報爲誘餌,打着所謂的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旗號的騙局層出不窮,其實質都是擊鼓傳花式的非法集資活動。大家一定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要自覺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遠離各類非法金融活動。

郭樹清還表示,要切實防範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在前期發生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案例中,有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投資。從成熟金融市場看,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非常不適合個人投資理財。道理在於,受不可控制甚至不可預測的多種因素影響,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很大,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於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註定。

“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郭樹清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券商中國等

編輯/樊宏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