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基因與其環境密不可分,這表明先天和後天都很重要。一個人的遺傳氣質(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斷地重塑着個性。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可以做到的,但過程是困難的,大多數人不能靠自己。

人類性格的發展是從父母那裏繼承的遺傳特徵的結果,還是通過與周圍環境(包括朋友)互動而積累的多年經驗——先天與後天?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 事實上,早在公元前 400 年,希波克拉底就強調了自然的主導作用,當時他確定了四種生物體液——黃膽汁、黑膽汁、痰液和血液——作爲所有人類行爲的各種分類的基礎。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確定,在暴露於光線後,數千個基因改變了它們在大腦視覺皮層中的表達。這一發現表明,單一的感官體驗——或刺激——本質上會促進轉錄細胞反應,重新連接或結構重塑大腦功能。“這實質上解決了有關先天和後天的長期問題:是基因還是環境?兩者兼而有之,這就是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方式。

究竟什麼是個性?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我們如何出生(自然)——的基礎被定義爲“氣質”。氣質可以分爲可識別的童年特徵,這些特徵分爲能量、情感和人們可能稱之爲恐懼(迴避陌生事物)等類別。但氣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可塑的,會隨着生活經歷不斷改變。遺傳氣質和環境之間的這種持續相互作用是建立並不斷重建個性的原因。

在 2017 年發表在《心理評論》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 CS Dweck 認爲,人格是從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需求的目標”以及在追求和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包括信念、情感、行動)發展而來的。她將基本心理需求定義爲預測世界的能力,獲得在其中行動的能力,並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接受。

正如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也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是一樣的。然而,西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某些性格類型的“密度更高”,他們將其歸類爲平均(他們說這適用於“典型”的人)、矜持、以自我爲中心或“榜樣”。他們的報告發表在 2018 年 9 月的Nature Human Behavior 雜誌上。其他研究人員將人格細分爲五類:“神經質、盡責性、隨和性、外向性、開放性。”

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個性嗎?如果我們是我們幾乎無法控制的多種遺傳和環境力量的產物,我們是否有可能改變我們根本不喜歡的任何性格成分。

在 2019 年 12 月出版的《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人格特質“在功能上是不變的”,但是[人格] 特徵可以,作爲相對穩定的成功預測指標,以及政策變化和干預的可操作目標。以下提供一些自我提升技巧:

1、把你的臉從你的智能手機上移開,更多地與你周圍世界的真實人物互動。

2、學會成爲一個真正“積極”和善解人意的傾聽者——而不僅僅是一個不耐煩地等待或打斷你講述自己故事的人。

3、深入瞭解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

4、練習積極思考。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要爭取並表達好處。

5、請記住:最幸福的人往往擁有最溫暖的個性。所以,找一些有趣的愛好,與朋友保持聯繫,並對你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6、如果你做出承諾,就遵守;停止藉口。

7、多笑。

用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埃裏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的話來說,“人一生的主要任務是生出自己,成爲他潛在的樣子。他努力的最重要的產物是他自己的個性。”

#成長#

這裏是Jin學習充能小站,每天爲你的工作、生活、心情充能,讓我們一起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喜歡的話,就關注一下吧!歡迎在評論區文明討論。[來看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