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中國節·端午節】“遊旱龍”傳承六百餘年 “遊”進校園煥發新生

資料圖片:“遊旱龍”民俗活動。(來源:餘秋松)

【文脈傳承】

“遊旱龍”傳承六百餘年“遊”進校園煥發新生

“張果老活到十萬八千九,唔北看見龍船街上走”——在潮州市饒平縣所城鎮,有這樣一句廣泛流傳着的潮汕話俗語,講的正是在省內乃至國內都較爲罕見的“遊旱龍”民俗活動。該活動傳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並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人文魅力,在2015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當下,這項非遺在新時代又慢慢煥發出新活力,不僅通過“遊旱龍”民俗文化節等系列活動豐富文化表現形式,同時“旱龍”彩扎工藝等傳統技藝也逐漸創新形式、走入校園,走進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心裏,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參與其中,不斷推動着這項古老民俗活動的傳承、保護和創新工作。

資料圖片: “遊旱龍”民俗活動。(來源:餘秋松)

“旱龍”遊進課堂 傳統文化入編校本

2021年4月,所城鎮中心小學入選廣東省第二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範學校,這讓全校師生大受鼓舞——不僅有助於推動“遊旱龍”民俗這項非遺文化走進校園,也爲中小學生感受“旱龍”彩扎工藝魅力提供更多機會和平臺。

“自2018年下半學期開始,我們就嘗試把‘旱龍’彩扎工藝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校本課程,這是所城鎮首次、也是唯一的創新嘗試。”據所城鎮中心小學副校長鄭細燕介紹,目前,在學校課程的安排上,“遊旱龍”的傳統文化、製作工藝等已編入美術課程教學內容並定時開展。

鄭細燕向記者坦言:“我們學校藝術專職教師少,只有一個美術老師要兼顧所有學生的課程,所以起初是從4、5年級開始嘗試,但後來,爲了推動文化傳承,我們把難度升級,改從一年級就開始推廣教學,現在,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有4節相關課程。”此外,她與美術老師彭林添還提出了把傳統文化編成校本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因材施教。

該校六年級學生楊梓煣學習“旱龍”彩扎工藝已近兩年,如今的她對這個傳統文化課程興趣濃厚,她告訴記者:“這個課程讓我收穫很多,不僅認識了大城所遊旱龍這項民俗活動,還體驗到它的製作過程,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旱龍”彩扎工藝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校本課程。(來源:受訪者供圖)

非遺文化工作坊成績喜人

除了把“旱龍”彩扎工藝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校本課程這個創新嘗試外,從2017年起,該學校還成立“大城所旱龍工作坊”,以“遊旱龍”民俗爲載體推廣非遺文化傳承。該工作坊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在放學或週末進行,在校本課程的基礎上讓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到大城所參觀、學習龍舟的製作。

此外,據所城鎮中心小學校長楊偉忠介紹,所城鎮中心小學還會定期邀請傳承人走進校園開課,向學生講解“遊旱龍”文化歷史,開展繡球、龍鱗等龍舟部件的製作教學,讓更多學生感受了解大城所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獨特的民俗文化。

鄭細燕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工作坊的喜人成績,2019年,旱龍工作坊參加饒平縣教育局舉辦的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同年12月,所城中心小學“大城所旱龍工作坊”參與了“饒平縣學校體育藝術系列活動”,是此次活動中唯一具有省級非遺身份展演單位,得到一致好評。

“接下來,爲了推動非遺文化傳承,我們還準備繼續編寫校本課程,課程分爲三部分,包括文化傳統討論課、工藝製作課、探索創新課,”鄭細燕信心滿滿,她說,“我們想要通過這些課程,讓學生了解本土文化,留住手藝,傳承匠心,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之情。”

【文脈溯源】

關於“遊旱龍”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於明代《東里志》:“五月五日端午……大城所結綵爲龍舟,或以彩紙糊之,各扮故事,演戲竟日。”

“遊旱龍”在每年端午節前後連續六天舉行,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每天都會出遊不同顏色的龍舟。游龍隊伍出發前,由老者一人在前引路潑“紅花水”,鳴鑼十三聲開道,城內的青壯年身着戲服,扮演成明清時期大城守禦千戶所駐軍的模樣,或扛彩旗,或扛龍舟,或抬神像香幾,還有隊伍分列文、武兩班在龍舟後助陣,遊遍城內“三街六巷”,所到之處,鄉民紛紛燃放鞭炮,夾道喝彩。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各家各戶會在游龍之際,把當天祈拜的男女“福身”和“五土錢”“脫難錢”“家門錢”等投入龍舟中,由龍舟載往東門外燒掉,表示招祥驅穢。其它龍舟游出城門後,龍舟部件和繡球往往會被孩子們哄搶一空,將它們掛在家中,以寓吉祥。

《羊城晚報》區域版2021年6月10日A9版報道

來源: 羊城晚報

| 講好潮州故事 傳播潮州聲音 |

| 關注潮州發佈 一起感知潮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