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 通訊員陳永建)日前,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治理服務中心發佈動靜稱,保護區聯合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唐安軍課題組,在官山林場調查研究報春花科植物時發現了極小種羣野生植物“川東燈臺報春”,這是又一次在重慶境內發現的極有價值的瀕危植物。

“川東燈臺報春”的模式標本是英國人P. G. Farges於十九世紀末在川東城口區(今爲重慶市城口縣)大巴山首次採集,並存放於法國巴黎植物標本館。在2004年出版的《中國紅色名錄》中,該種植物被以爲已滅絕。2006年,張長芹研究員與吳之坤博士等在城口大巴山意外採集到了“川東燈臺報春”的標本。如今,又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發現了“川東燈臺報春”,其主要生長於林緣路旁,呈帶狀分佈,其分佈區面積約6000平米、種羣有2100餘株。

“川東燈臺報春”爲中國特有植物,除城口和巫溪外,還見於湖北神農架巴山冷杉林下石山間草叢中,數目僅幾十株。可喜的是,在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竟有2100餘株!開花時,“川東燈臺報春”的花色豔麗,是罕見的“風景”。根據花柱是非差異,該物種的花有兩種類型:長柱頭型花與短柱頭型花;而且,一些個體發生了顯著的變異。該種羣的新發現,爲研究川東燈臺報春種羣分化及進化機制提供了又一重要的材料基礎。

據悉,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重慶市巫溪縣東部,大巴山東段南麓,動植物多樣性十分豐碩。“川東燈臺報春”在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的分佈,對於研究報春花屬植物的發源、分化和保護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