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灞陵橋,讀過三國的朋友,相信都不陌生!

話說在三國衆多故事中,有一則關於項羽的故事,一直以來,爲世人所津津樂道。

它,就是流傳千古的“關羽灞陵挑袍”的故事。

一:河南灞陵橋的故事

話說當年,關羽在河南許昌,辭曹歸劉,曹操不但不準部下殺關公,而且,臨行前,還親自率領部將,趕到灞陵橋頭,給關羽贈袍送金,爲其餞行。

關羽害怕曹操有詐,便立馬於橋上,用刀尖挑錦袍披掛身上,並勒刀回頭,拱手向曹操道謝:

“蒙丞相賜袍,異日更得相會。”

後來,果不其然,赤壁之戰中,曹操一敗塗地。

最後,老曹只帶了10多個人,落荒而逃。

此時,恰逢關羽伏兵華容道,關羽爲報昔日之恩,於是,便放了曹操一條生路。

這則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卻十分耐人尋味。

時至現在,在河南許昌,還有一座名橋,叫做:灞陵橋。

相傳,這裏就是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

二:甘肅也有一座灞陵橋

原本我以爲只有河南纔有灞陵橋,但是,直到前不久,我來甘肅定西採風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沒想到,在遙遠的大西北——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境內,竟然已有一座灞陵橋。

而且,更加巧合的是,這座灞陵橋,連名字,也與河南的灞陵橋,一模一樣!

只不過,相對來說,甘肅灞陵橋的來歷,卻少有人知。

不信,我給你說道說道。

甘肅這座灞陵橋,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

它是一座氣勢恢宏的木質結構的廊橋,近看像彎刀,遠看如彩虹一般,橫臥在河上。

總之,姿態優美,十分漂亮!

不同的是,甘肅灞陵橋,其來歷,與三國無關,卻與明朝有關。

據史料記載,這座古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

話說當年,明朝大將徐達,與元將李思齊,在此激戰。

元軍兵敗移至渭源城,爲了阻斷明軍追趕,元軍一不做二不休,一下子折掉了渭河橋。

當時,正值暴雨連天,河水猛漲之時,一時間,明軍無法過河,難以攻城,大將軍徐達着急萬分。

恰在此時,一位謀士的一句話,解了明軍的燃眉之急。

謀士建議:

在木籠中裝石頭,然後投入河牀,壘成橋墩,以此在河流上建起一座簡易的行軍橋,方便渡河作戰。

後來,正是靠着這座簡易的行軍橋,明軍在渭源縣這裏,一舉擊敗了元軍,從而奠定了明軍在甘肅一帶的地位。

後來,大將軍徐達,揮筆題寫了“霸陵橋”幾個大字,以感謝這座橋,對於明軍的幫助。

再後來,霸陵橋,漸漸被寫作“灞陵橋”。

一晃眼,600多年過去了。

雖然甘肅的這座灞陵橋,已經經歷了數次大修,但是,它依然屹立於渭河源頭,成爲渭源縣乃至整個定西市有名的景點。

這次,我來甘肅採風,特意來到灞陵橋邊,忍不住,多拍了一些照片,以作紀念!

我想,若干年後,我還會再來。

但願,那個時候的灞陵橋,依然熠熠生輝,姿態優美,不減當年。

我是***:一起走遍世界,更多旅遊地理見聞,歡迎關注我。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