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全國第十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惠民縣舉辦非遺展覽展示活動,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惠民縣魏氏莊園景區,近20個非遺項目亮相展覽,有惠民泥塑這樣的傳統美術類,也有蓮花燈、車馬挽具、手扎燈籠等傳統技藝類,不少羣衆特意前來參觀,不僅找回了曾經的記憶,更是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前的東西越來越少了,老的東西保留到現在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好的。”前來參觀的魏德利說,看到以後覺得很親切,這些東西應該傳承下來。

除了非遺項目展覽,非遺傳承人還帶來了融入現代元素的山東琴書、竹板書、評書等非遺項目展演,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其中,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黃河號子更是唱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能啓發羣衆的意志,這個號子一喊,不管幹啥就來勁頭了,這就是裏邊最大的精髓。”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號子”傳承人耿佃會說。 “‘黃河號子’帶給我們一種團結,還有奮發向上的一種力量,使我們奮發圖強。”觀看展演的王雲娟覺得傳統文化更能夠帶來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

近年來,惠民縣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挖掘整理了一批有價值的保護項目,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省級非遺項目9個,市級非遺項目32個,已累計公佈5批97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秉承‘守護民族文脈’的責任擔當,加速文化資源產業化,同時,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社區、學校,走進農村,讓羣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惠民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馬志忠表示,惠民縣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大衆報業·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孟令通 張龍龍 報道)

來源:大衆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