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白忠義)眼下,河套地區農作物種植雖然已接近尾聲,但在部分種子尚未長成禾苗的農田地裏依然可以看到農民朋友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在幹些什麼?驅鳥!爲了驅趕和阻嚇鳥兒啄食剛剛破土的嫩芽,爲了補充人力不濟,“稻草人”被大量派上了用場。

一般出現在農作物成熟時節的“稻草人”,怎麼會在當下“一派綠色”的河套農區現身呢?

“那些鳥(野雞、喜鵲、麻雀等)主要是白天作害(啄食)剛出土的葵花嫩芽,不是喫了,就是咬斷,如不看護住,幾畝地幾天就會喫光,那樣的話還得重種,費力費錢還可能誤了農時。沒辦法,我們兩口子只能輪流照看着,家裏萬一沒有人手的,只好扎些’稻草人’來嚇唬嚇唬,畢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6月11日,五原縣套海鎮錦旗村村民李軍對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說。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稻草人”在八百里河套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朋友們製作“稻草人”也是煞費苦心,總體上體現“形形色色”,即五顏六色,千姿百態。那些用衣物製作的“稻草人“有的作驅逐狀,有的“搔首弄姿”,形態逼真。還有的農戶用條狀的綵帶或彩旗代替“稻草人”立在地裏,或大或小,隨風飛舞,成爲田間地頭一道靚麗的景觀。

“沒辦法,這些鳥近些年幾乎每年光顧農家地,對’稻草人’並不鮮見,常態性的’稻草人’的樣子很難嚇得住它們。這就逼着我們想盡辦法,把’稻草人’做得更豔麗、更逼真些,爲的就是能嚇跑它們,可效果還不是太好。”說起對付鳥兒啄食葵花嫩芽的事,臨河區烏蘭圖克鎮新民村村民杜軍顯得十分無奈。

據瞭解,隨着河套農民環保意識的提高,他們在種地過程中減少使用農藥劑量的同時,農家肥、有機肥取代化肥被大量派上用場,以致近些年這裏的大氣、土壤、水體、植被等自然環境大幅改善。如此一來,野雞、喜鵲、麻雀等鳥類數量隨之劇增。不料想的是,這些鳥兒在此安享生活的同時,除食用豐收的糧食外,每到葵花、豆類嫩芽破土時節,它們成了農作物的“侵害者”,成羣結隊地啄食葵花、豆類嫩芽,給農民生產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而給農民造成如此被動局面的,除了天上飛的,還有地下跑的。在種子破土時節,老鼠的破壞也十分猖獗,而且它們對農作物嫩芽的啃食、刨食不分晝夜。衆所周知,老鼠可打,而野雞、喜鵲、麻雀等鳥兒均屬於保護鳥類,不能捕殺,當地農民只好“敬而遠之”,請“稻草人”幫忙,以減少它們對農作物的損害。

如今,沿着河套地區鄉村公路行走,不時會有野雞從路面穿過。進了村子,隨時都能聽到喜鵲嘰嘰喳喳的聲音,麻雀更是飛起一羣,落下一片,再現了這裏幾十年前的鄉村美景。而美景背後,農民們希望有辦法約束一下鳥兒的破壞行爲,以更進一步實現人類與鳥類和諧相處,相容共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