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等,起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當前主要生產國家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已成爲世界馬鈴薯生產第一大國,全國2846個縣級區劃中有393個馬鈴薯優勢區和重點生產縣,佔比13.8%。馬鈴薯生產大縣數量衆多,恩施土豆如何脫穎而出?

2021年1月,湖北省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恩施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深入恩施市開展現場調研,走訪了三岔、新塘、紅土、沙地等8個馬鈴薯主產鄉鎮及湖北恩施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項目團隊圍繞着恩施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成效與多位鄉鎮領導、基層技術服務人員和經營主體進行了交流,揭開了恩施土豆品牌化過程中“小”的祕密。

衆多獨特資源中,提煉“小”要素

恩施位於北緯30度黃金緯線,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呈三級臺階分佈,最高海拔2078米,最低海拔262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雨熱同期,森林覆蓋率64.47%。

恩施市良好的氣候和地形地貌條件爲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高中低海拔垂直分佈的立體地理環境,與馬鈴薯原產地自然條件極爲相似,境內溫度、雨量、陽光極其適宜馬鈴薯生長;恩施茂密的森林植被和山區地形爲馬鈴薯產業發展形成了天然的隔離屏障,大大降低了病蟲害傳播風險。據《恩施地方誌》記載,馬鈴薯栽培歷史已有300多年。馬鈴薯是山區人民的主糧和養殖業的飼料,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

恩施市擁有全球目前發現的唯一獨立硒礦牀,全市硒礦儲量50億餘噸,被授予“世界硒都”稱號,作爲“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和“全國最大硒資源區”,廣大鄉村綿延着最長的富硒帶,爲發展含硒特色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恩施市大力發展“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羣,培育了“恩施玉露”硒茶和“恩施硒土豆”等特色產業名片。位於獨立硒礦牀帶上的三岔鎮,種植的馬鈴薯每千克含硒達到15-18微克,鮮薯蛋白質含量1.6-2.5%,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2017年,恩施富硒馬鈴薯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天然含硒的內在品質,軟糯香綿的獨特口感,構成了恩施土豆的魅力。十幾年前,隨着武陵山區交通網絡的發達,恩施土豆麪向全國市場。與其他主產區土豆相比,恩施產出的馬鈴薯相對較小。以當前市場最普及的荷蘭土豆爲參照,恩施土豆的個頭與它相差數倍。但這種小土豆在市場上卻備受消費者歡迎,這也成爲恩施堅持生產小土豆的底氣。

品牌差異化發展,堅持“小”定位

通過多年發展,恩施馬鈴薯“小”的定位已在當地形成了共同的認知,也形成了消費者對恩施小土豆的固定印象。

調研中,關於土豆大小的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探討,對恩施堅持土豆“小”的定位有了清晰的認知。恩施爲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落實差異化發展,採取多種措施對土豆生產進行人爲的引導。

一是依託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引進培育了優勢品種“馬爾科”,建立了“原原種-原種-良種”的三級脫毒種薯繁供體系,年生產脫毒種薯1000萬粒,確保了小土豆的種植種源。

恩施小土豆種薯繁育

二是每畝種植株數達到5500株來保障栽植密度,並通過馬鈴薯育芽帶薯移栽來提高成活率縮短種植週期,結合馬鈴薯全壓膜栽培、晚疫病監測預警防控等高效栽培技術提高恩施小土豆產量。

三是大力培育經營主體,通過“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經營主體+農戶”等模式,推行“五統一”(統一淨作、統一供種、統一規格、統一配套、統一防控)實現綠色栽培,引導薯農“種大薯”向“種小薯”的觀念轉變。

四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等購買產後處理設施設備,建設通風庫、氣調庫等倉儲設施,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商品化率,提高小土豆的產出效益。

五是申報了“恩施土豆”“恩施馬鈴薯”等區域公用品牌的地理標誌認證,出臺了品牌的保護使用管理辦法,通過電視、戶外廣告牌、承辦會議、參加展會等多種形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品牌IP化設計,突出“小”特色

“小”作爲恩施土豆的直觀產品特色,已經具有區別於同類競品的差異化賣點,“小”背後所承載的生態綠色、口感獨特、產品富硒、烹飪便捷等等深層次的購買訴求,也成了恩施土豆品牌建設及傳播過程中需要着力發掘與塑造的關鍵點。

當前,恩施小土豆產業已經成爲當地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但在品牌打造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對於政府來說,如何集中一個區域品牌發力,避免資源分散是關鍵;對於薯農來說,山區種植馬鈴薯的生產成本高,如何聯農帶農富農是關鍵。基於此,省農規院品牌策劃研究中心建議,恩施州應加強整合資源,進一步優化品牌。在品牌設計上,重點以“小土豆”的產品形態爲基礎,融合少數民族特色元素打造代表性的IP形象。

恩施土豆的IP形象打造需要輸出輕鬆愉悅、活潑可愛的基本情緒基調,而恩施土豆外在“小”的基本形態也恰好契合此種調性。圍繞基礎IP形象進行周邊延展,生動有趣而又特色鮮活的品牌形象便呼之欲出。藉助IP形象之口,一一道來恩施土豆種種因爲“小”而帶來的產品優勢也就順理成章,也會更加便於推廣傳播和消費者深度認知。

恩施地區所轄土豆生產加工企業、合作社後續面向市場的產品包裝、宣傳物料也應當以系統化品牌形象爲基礎進行整體輸出,統一的VI應用規範以及IP形象展露,將會增加整體傳播效應,便於消費者快速準確的做出區分,進而促進購買轉化。

整體來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成功打造取決於兩個先決要素:產品特色屬性和地域特色文化。產品特色屬性是左右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而地域特色文化則是提高產品溢價空間、增強消費粘性的關鍵。向消費者闡明因爲“小”的產品特色而帶來的“大不相同”的體驗,是觸動購買轉化的關鍵所在,也是發揮產品特色屬性來增強市場競爭的利器。

來源:肖明說娛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