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MLF“補水” 熨平流動性季節波動

原標題:MLF“補水” 熨平流動性季節波動

記者:張勤峯

本週美日等國央行將公佈最新議息結果。業內人士分析,美聯儲政策“退坡”的條件趨於成熟,縮減購債規模漸行漸近,這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不過,我國貨幣政策已率先回歸常態,將堅持以我爲主,不急轉彎,穩字當頭。預計6月下半月中國人民銀行流動性操作適度發力,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有望拉開“補水”序幕。

美聯儲或縮減購債規模

北京時間17日凌晨兩點,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公佈利率決議、政策聲明及經濟預期。此次會議會否釋放縮減購債規模信號,成爲市場熱議的焦點話題。

當前,美國通脹數據正以超預期的速度上行。美國勞工部當地時間10日公佈數據顯示,5月美國CPI同比上漲5%,漲幅創自2008年9月以來新高;核心CPI同比漲幅升至3.8%,達到1992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

中金公司宏觀團隊發佈的研報認爲,美國CPI連續兩個月超預期上行,已超出基數效應能解釋的範圍,如果再強調通脹是暫時的,很難令人信服。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聯儲政策“退坡”條件趨於成熟,縮減購債規模漸行漸近。這一點從近期美聯儲隔夜逆回購操作連續創紀錄上也能看出端倪。“美聯儲逆回購與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恰恰相反,是通過向市場出券收緊流動性的操作。”國海證券靳毅團隊認爲,美聯儲已展現出貨幣調控意圖。

有研究人士稱,考慮到5月非農就業數據欠佳,美聯儲在6月議息會議上可能仍不鬆口,但這種“放任”會助推通脹,最終可能迫使其在下半年某個時候猛然轉向。

人民銀行穩字當頭

今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人民銀行提示,密切關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風險。報告提到,今年一季度美國長端利率上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一些基本面脆弱的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壓力上升,未來若主要發達經濟體釋放明確的貨幣政策轉向信號,可能產生外溢效應,進一步放大全球跨境資本的波動性。

市場分析人士認爲,未來我國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以我爲主,不急轉彎,穩字當頭。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當前中美貨幣政策週期並不同步。“人民銀行早在2020年第二季度就開始邊際收緊流動性,2021年政策‘不急轉彎’。美國貨幣政策邊際收緊遠遠滯後於我國。”海通證券固收分析師姜珮珊說。二是中美通脹形勢不同。“美國通脹壓力可能持續,但我國通脹壓力不大,尤其是CPI整體將維持平穩。”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團隊認爲,中美通脹壓力分化意味着貨幣政策調控方向可能不同,我國流動性不大可能因爲結構性的物價上漲而大幅收緊。

“今年我國CPI走勢前低後高,預計全年CPI平均漲幅在2%以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表示,考慮到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週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下轉A02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