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泉路180弄,居民區黨總支組織居民將小區內一處碉堡遺蹟景觀進行了改造,共建新合併小區的文化地標。圖爲改造前(上圖)後(左圖)的景觀。

嵐皋西路145弄,這不是一個里弄名,而是一個小區的“抬頭”。

因爲戶數少、房子老,這個“迷你小區”沒有洋氣、專屬的名字,只能借用路牌號來命名。

對居民而言,小一點算不上什麼,讓人心煩的是:空間少,沒有門崗,外來人員和車輛隨意進出,連物業公司都看不上,沒人願接手。

不只是嵐皋西路145弄,在普陀區石泉路街道,還存在着不少此類建造年代久遠的“迷你小區”。它們基礎設施配套差、物業收費標準低、社區資源統籌難,且與外部交互少……不僅管理成本高、物業也難招,淪爲社區治理中的“孤島”,小區治理陷入惡性循環。

要消除沒人願接手的“孤島”,只能靠抱團鏈接。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石泉路街道開啓了一場“合併小小區”行動,打破這種“非常侷限的自循環”——不僅拆了圍牆,將嵐皋西路145弄連同緊挨着的周邊4個“小小區”合併爲2個新小區;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一種物理空間以外的資源疏通與集聚,互享公共空間、互享治理資源,新小區還聘請了物業公司,社區管理服務有了依仗。

合併,並出了居民看得見、摸得着的美麗環境,並出了管理服務的提升,集約了基層治理資源,集聚出了居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據介紹,普陀全區計劃在2022年前完成對符合條件的49個“小小區”的合併,實現資源共享和有序治理。

面對牴觸,黨員帶動羣衆,“家裏人解決家裏事”

原本,嵐皋西路145弄與蘭田新村1-12號、嵐皋西路234弄等都是屬於蘭鳳居民區的5個獨立小區。一牆之隔,卻互不往來。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菊萍說,5個老小區各有各的缺,也各有各的難,除基礎設施設備日漸老舊外,停車位緊張、環境衛生差等也是共性問題。如果要分別解決,意味着:重複投入,成本高企,收效也未必盡如人意。由此,街道想到了:合併。

剛提出合併設想時,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居民牴觸情緒強烈——怕資源共享攤薄了自己的利益,擔心物業費調價,也擔憂維修基金存量差異等等。

對此,居民區黨總支堅持“兩步走”:首先,對管理短板和停車難等問題進行全面系統性地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逐一制定解決方案;其次,依靠黨員帶動羣衆,召集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召開徵詢會、居民代表會等,“家裏人解決家裏事”。

一次次方案徵詢,居民逐步打消了疑慮,明白了“不能盯着存量,要做大增量,才能更有收穫”的道理。5個“小小區”合併後,不僅優化了車行動線,統籌安排休憩區、集中晾曬區等公共空間,還嵌入了“一網統管”,加強小區人員及車輛智能化管理,提升社區安全水平。

石泉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邱善樂說,“小小區”合併這一命題的原發點,就是爲了回應解決居民在有限空間和資源下的各種難,工作推進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動居民,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怎麼合併、怎麼規劃、怎麼美化,都以居民意見爲主導,讓居民作爲主體參與了一次完整、生動的社區治理實踐。“集聚了人心,更爲後續深化自治共治夯實了基礎。”

難點痛點被逐一擊破,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中山北路2185弄29號是個只有一幢樓的“小小區”,僅12戶人家。20多年來,居民們這樣形容樓裏的生活:“過去,樓道髒了沒人清掃,走廊燈泡壞了沒人修,甚至電梯壞了都是六樓住戶自掏腰包找人修的。”

與此同時,與這幢樓做了20多年鄰居的“老公房”太浜巷小區,雖然規模大,但由於房齡更老、設施更舊、物業費一直調不上去,多年來也常常被物業拋盤,面臨着管理困境。

在街道推動下,兩個小區合併了。太浜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振文介紹,爲了讓兩個小區真正成爲“一家人”,居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講解,徵得兩個小區居民同意後重新選舉,合併成立一個業委會,物業費也從原來的每月每平方米0.44元調整至0.8元。

一子落,滿盤活。小區合併、物業費調整,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雙方遵守市場規則,迴歸“質價相符”的理性關係。不少難點痛點因此被逐一擊破、解決。

“將房屋類型相同、品質相似、地域相近、管理區域較小的多個‘小小區’合併爲一個小區,可以有效提升物業管理水平。”邱善樂說,下一步,街道將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推動小區合併走上“提升質量、居民滿意、調整價格、質價相符”的良性運轉軌道。

借鑑石泉路街道經驗,普陀區將在全區範圍內繼續探索通過物業企業之間管理產業置換、打通小區圍牆等措施,借老舊小區綜合修繕的契機,推進“小小區”合併,同步調整物業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