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利用國足40強賽的休整期,很多俱樂部選擇了集訓,用來保持狀態。但是據統計,中超16支球隊裏,依然有超過5支球隊沒有集訓。這些球隊或許因爲資金不足,或許因爲陣容不齊整,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因爲對於足協的不滿。

而現在隨着國足12強賽的形式逐漸明朗,下一階段聯賽怎麼開打,也被媒體搬上了版面。而根據足協的規定:聯賽賽程很可能會被壓縮,因爲12強賽的9月到11月,足協要保證國足能夠以最強的陣容出戰,而且還要保護國腳不受傷。也就是說,聯賽7月底開賽,8月底就要結束。40多天的時間,讓聯賽結束,這種安排:聯賽爲國家隊讓路,足協可謂創造了一個紀錄:目前爲止,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聯賽,會因爲國家隊而讓聯賽僅僅開始兩個月就匆匆結束。也就是說,聯賽的開賽時間,竟然不及球隊備戰的冬訓時間!這樣的聯賽有何意義?

新聞一經曝出,就有很多球迷吐槽:如果遇到國家隊賽事就不舉辦聯賽了,那還要聯賽幹什麼?再說,當初足協制定聯賽計劃的時候,就沒有做國家隊進入12強的計劃嗎?這說明了什麼?除了說明足協不職業之外,別的什麼也說明不了!

難道別的國家隊,比如日韓,比如歐洲的西班牙、意大利、英格蘭、法國等,他們的國家隊就不進行世界盃預選賽了?他們的國家隊球員就不參加聯賽了?比如歐洲盃正在進行,照足協的這個做法,恐怕他們的聯賽就不用舉行了。

其實這是足協典型的只爲自己考慮,不爲聯賽俱樂部考慮的寫照,是陳戌源典型的"足球公益化"論調的例證:要知道很多俱樂部並非像海港那樣,財大氣粗,很多俱樂部只是中小球會性質的,他們球隊支出中,很多依靠的是贊助商和冠名商。比如遼足以前常規的操作就是,聯賽開始之後,在球隊聯繫到贊助商之後,就發放上賽季的工資。

但是近兩年,賽會制使得很多俱樂部在贊助商這個環節失去了優勢,而足協肆意改變賽程,使得球隊不但無法確定贊助商,更是無法確定隊內球員的合同。比如假若聯賽在8月底結束,那麼隊內的外援怎麼辦?非國足球員怎麼安排?在剩餘的半年時間裏,球員的去向如何?

所以與其說是球隊退出聯賽是因爲經營不善,還不說是足協的朝令夕改讓俱樂部無法適應。而去年和今年,足協變本加厲的肆意改動,更是讓俱樂部苦不堪言。

其實細數足協上任兩年來,創造了很多史無前例的紀錄:兩年時間職業聯賽球隊解散超過20支;是目前爲止唯一一屆奪冠球隊當年解散的足協;是第一屆因爲國家隊而改變聯賽賽程的足協;也是第一屆將雙標由"陰謀"變成"陽謀"的足協。

所以可以肯定,12強賽不是足協的遮羞布,而隨着國足進入12強賽,聯賽賽程進一步被壓縮,使得從9月到明年2月沒有聯賽,而這樣一來,一年12個月10個月沒有聯賽的操作方式,會讓2022年的職業聯賽更加舉步維艱,其實會加劇職業聯賽球隊的退出。

因此,本屆足協,不是來促進聯賽發展的,而是來給聯賽拆臺的。是典型的唯成績論,爲了成績不惜犧牲聯賽,這其實就相當於將聯賽連根拔起。一個沒有個根基的國家隊,是不會長久的,而必將也會影響到國家隊成績的提高,您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