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金融試驗區成績單來了!這四個省份憑啥獲央行點贊?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首次通過《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1)》(下稱“《報告》”)公佈了去年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成績單。業內人士認爲,今後綠色金融相關成果或將定期在《報告》中披露。

中國人民銀行在《報告》中稱,“各試驗區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數據顯示,2020年末六省(區)九地試驗區綠色貸款餘額達2368.3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比重15.1%;綠色債券餘額1350億元,同比增長66%。

實際上,這組數據並不是第一次被公開。早在今年4月國新辦就構建新發展格局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也曾透露過相關數據。

此前,雖然央行每年都召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聯席會議,但是卻鮮有公佈試驗區信息披露數據,業內對此也知之甚少。

今年,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明確了在試驗區開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在今年4月召開的第四次聯席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強調,各試驗區要牢牢抓住強化碳排放等氣候類信息披露的契機,爲碳排放信息及其他環境指標的測算與披露創造條件,不斷提高環境信息披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劉桂平還透露,將“適時啓動試驗區擴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提及廣東、浙江、江西、新疆四省(區)的改革亮點,而在六省(區)九地試驗區中,另外兩個未提及的省份爲貴州和甘肅。

四省(區)綠色改革試驗區的優越性在哪裏?具體來看,廣東通過推動綠色債券創新在全國形成了綠色金融示範效應。《報告》稱,廣州強化創新引領,拓展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2020 年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榮獲國際金融論壇(IFF)綠色金融特別貢獻獎。

“廣州市花都區創新了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劉桂平在上述國新辦發佈會介紹。據瞭解,廣州公益林碳普惠項目入選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十大案例,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標準、林業碳匯生態補償機制兩項碳金融業務試點成果在全省範圍推廣。

在《廣東省金融運行報告2021》中,廣州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還將大灣區內的綠色企業、綠色項目與港澳的金融資源相結合,支持港澳參與廣州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依託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整合產業、科技、資本各方資源,推動構建統一的綠色金融相關標準,推進大灣區碳市場互聯互通及碳金融發展。

《報告》介紹,浙江湖州、衢州在全國率先發布地方綠色技術規範 10 餘項,湖州獲批全國首個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據瞭解,湖州金融辦通過協調各方資源編織了一張數據網。打開湖州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官網,“綠貸通”、“綠信通”與“綠融通”三位一體,構成融資、貸款、評級一套綠色閉環。

今年5月,湖州市金融辦副主任黃丁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透露,浙江在數字化改革方面較爲全面,共有42個部門的數據,86個接口。截至目前,“綠貸通”平臺已累計爲近2.2萬家企業提供超過2200億元的銀行授信;“綠融通”平臺已爲107個項目提供了近100億元的融資支持;“綠融通”平臺已爲超過一千家企業、一百個項目進行了綠色評定。

《報告》介紹,江西省通過支持贛江新區綠色票據業務試點,創新了“綠票融”等特色金融產品。“江西贛州新區成功發行了全國首單經認證的綠色市政專項債券。”劉桂平在上述發佈會上介紹。據瞭解,該綠色市政專項債券項目綠色、創新首單、期限特長,有利於降低政府短期償債壓力,同時可降低政府融資成本和地方債務風險。

新疆昌吉、哈密、克拉瑪依三地試驗片區實現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專營機構全覆蓋,有效提升綠色金融服務供給。據瞭解,新疆綠色項目庫覆蓋範圍從昌吉、哈密、克拉瑪依3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擴展到烏魯木齊、伊犁等11個地區。

(作者:李小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