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穿越回1988年,你能重複“楊百萬”的神話嗎?

素有“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楊懷定,於2021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歲。

相對於楊懷定的名字,“楊百萬”的知名度更高,“楊百萬”是時代的幸運兒,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資本市場發展史的見證者。

1980年代是風雲激盪的年代,機會和風險引誘着那些不安份的頭腦。

彼時上海鐵合金廠倉庫保管員的楊百萬,拿着40塊錢的死工資,這在當時是喫香的“鐵飯碗”,但是楊百萬卻不安於如此的生活。一心想發財的他,一口氣訂了幾十份報紙,在報紙上尋找發財的信息,這在那個“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時代裏,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終於,楊百萬在報紙裏讀到了這麼一則信息,1988年春,國庫券(國債)轉讓從7座城市開始試點,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開,而且出現了異地差價。楊百萬開始了自己的造富神話,成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帶着湊來的2萬錢到各地收國庫券,再到異地套現,形成了一個妥妥的無風險套利。

之後,楊百萬殺進了股市,在那個國企普遍36元月工資的時代裏,楊百萬很快有百萬身家。年輕人可能很難理解楊百萬的“正面意義”在哪裏,也無法理解怎麼可能出現各城市之間國債價格不同的“嚴重市場漏洞”。有人抱怨,現在機會“沒了”,上升的路被“堵死”了,自己如果是在當時,也一定能像楊百萬那樣輕輕鬆鬆發財。

其實,要從中國改革的脈絡裏解讀楊百萬。

說到國債,現在是公認的保值、無風險的投資產品,但是,在1980年代的高通貨膨脹之下,彼時的“國庫券”是不招人待見的金融產品,是需要單位號召、動員,以“支援國家建設”的名義向職工強行攤派的。同樣,爲了解決當時國企融資困難的股票(包括企業內部股),也同樣是不招待見的產品。所以,像楊百萬這樣在當時殺入金融市場的人,有着現在無法想象的財商和膽量。

在一個沒有畫出賽道的競技場裏,就勇敢地拋掉鐵飯碗、“游泳圈”,拿出全部身家去博一個未來。這正是那個時代裏改革弄潮兒的寫照。

因爲沒有賽道,就有無限的機會,因爲沒有賽道,纔有不可測的風險。

跨地域收購國庫券,算不算“投機倒把罪”?當時誰也沒有,也不敢給楊百萬說一個“可以”。楊百萬風生水起之時,另一個改革人物“傻子瓜子”的年廣久,已然身陷囹圄。那是一個無規則的草莽時代,有着太多的造富神話,也有太多的令人唏噓的英雄折戟的故事,這斑斑點點恰恰構成一部風雲激盪的改革史。

如今年輕人很難和楊百萬共情,也是因爲很難明白哪怕收國庫券的“無風險套利”在彼時也有巨大的風險,除了前面講的“政策風險”,就以取錢來說,也是風險巨大。

當時,沒有銀行之間的通存通兌,轉賬也是對公業務,個人不能轉賬的。所以,楊百萬是揹着一麻袋的現金收國庫券。一次電視節目裏,楊百萬說,“我全部拿現金,沒有存摺。當時沒有一百元紙幣,沒有五十元紙幣,都是十元紙幣。一萬元重量是一斤二兩。一百萬就一百多斤,比我還要重呢!”當時最怕坐火車,放錢的箱子手柄壞了,錢嘩啦啦掉下來,肯定散落一地……這話聽着“凡爾賽”,卻透着時代感的辛酸和勇敢。

口上掛着“躺平”的青年,真的“穿越”回了1988年,捨得訂幾十份報紙,研究經濟形勢嗎?捨得丟掉國企的“鐵飯碗”下海嗎?敢頂住“投機倒把”的壓力,押上全部身家,背上一麻袋的人民幣,在沒有攜程訂酒店、沒有微信聯絡當地朋友的情況下,到陌生城市、和陌生人換國庫券嗎?沒有一個時代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都會面臨着巨大挑戰。

楊百萬是標誌性人物,他代表的是在打破思想桎梏之後,中國人對財富的渴望,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艱難起步。他是時代的幸運兒,捕捉到了機會。他曾經這麼說:“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你的機會;我老了,我特別想告訴年輕人,一定要捕捉到屬於你們這代人的機會。”

願每一代人都能完成屬於自己的神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