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進入6月以來,截至14日,3家銀行機構(含分行)發佈了四期個貸不良轉讓公告。參與批量轉讓個貸不良的銀行機構逐步增多,個貸不良資產包也越來越大,銀行批量轉讓個貸不良開始加速。

6月4日、6月6日,工商銀行(港股01398)陸續發佈了2021年第四期、第五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轉讓公告;6月8日,農業銀行(港股01288)重慶市分行發佈了2021年第一期個人消費類不良貸款轉讓公告;6月10日,民生銀行(港股01988)廣州分行發佈了2021年第一期個人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在此之前,2月,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發佈了轉讓首批個貸不良資產包公告;4月,交通銀行(港股03328)發佈了2021年第一期個人消費信用類不良貸款(北京地區)轉讓公告;5月,又有3家銀行發佈了三期個貸不良轉讓公告。

銀保監會正式印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5個月後,參與批量轉讓個貸不良的銀行機構逐步增多。銀登中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已有包括140家國有大行(含分行)、143家股份行(含分行)開立了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批量轉讓個貸不良試點逐步實施,個貸不良資產包的金額也在逐漸變大,除“幾百萬元”的“小包”外,一些“千萬元”以上的“大包”也逐漸浮現。如民生銀行廣州分行擬轉讓的個人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資產包未償本息合計1862.68萬元;平安銀行6月15日公開轉讓的2021年第二期個人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轉讓未償本息金額達5967.98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不良資產包金額的增大,資產管理公司將不能再以“試水”的心態選擇“拿包”,後續資產管理公司該以怎樣的價格接手以及是否能實現盈利成爲資產管理公司關注的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