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日本商會《白皮書》:92.8%在華日企無調整生產基地計劃

調查顯示,在華日企對營業利潤的預測比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日企更爲樂觀。

中國日本商會16日在北京發佈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21年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經濟放緩對在華日資企業造成的影響較爲有限。考慮到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疫情態勢或將帶來長期影響,日資企業總體上對在華業務所寄予的期望呈上升態勢。

根據日本振興機構(JETRO)公佈的《2020年度亞洲、大洋洲日資企業實況調查(2020年8~9月實施)》(下簡稱“調查”),新冠疫情期間,與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日資企業相比,在華日資企業對營業利潤作出了較爲樂觀的預測。2020年,在華日資企業獲得盈利的比例爲63.5%,在主要國家中僅次於韓國,遠高於預測水平48.9%。

92.8%在華日企沒有調整生產基地的計劃

2020年,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供應和人員往來的中斷等風險開始顯現。根據《白皮書》,對於是否會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以及“貿易環境的變化”而“計劃調整生產基地”這一問題,92.8%的受調查日資企業均回答“無此計劃”。

中國日本商會會長御子神大介在發佈會上表示,日資企業之所以不離開中國,主要存在三個原因。首先,企業要想找到新的交易對象並不容易。第二,若轉移,今後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因素。第三,原材料供應商更換還需要徵得客戶的同意。但御子神大介也說,目前已經看出了一些企業試圖讓自己的供應商變得更多元的苗頭。

《白皮書》調查結果還顯示,36.6%的在華日資企業今後1~2年內有計劃“擴大”在華業務,“維持現狀”的企業比例增加5個百分點,稱會“縮小業務”的日資企業數量僅佔6.7%。

《白皮書》稱,從日資製造業企業在華建立供應鏈的一貫方針來看,提高本土採購比例是重要一項。從在華製造業日企原材料及零部件採購地的比例來看,2010年在中國境內採購比例約爲58.3%,到2019年時已上升至69.5%。2020年,受疫情和貿易環境影響,日資企業在中國國內的本土採購比例略有下降,在日本的採購比例上升。

但《白皮書》認爲,這種情況不會長期持續下去。調查顯示,對於未來13年是否有計劃進一步擴大在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本土採購規模這一問題,有90.4%的在華日企持肯定態度。這一比例在整個亞太地區中最高,遠超該地區的平均值74.8%其中,89.1%的企業回答會擴大“從(中國)本土企業的採購”。《白皮書》稱,因此,未來在華日資企業在管理和建立供應鏈時,將會繼續推進對中國本土企業的本土採購。

“期待RCEP早日生效”

根據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鑑最近可查數據,2012年底在華日資企業爲2.3萬家。根據日本外務省公佈的《駐外日本人數調查統計2019年版》數據,在華日資企業“業務網點數”達3.3萬家。《白皮書》稱,日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生產及銷售基地,爲加強在華競爭力和擴大內需分配經營資源,同時積極發展業務,充分利用全球化供應鏈開展日常貿易。

2020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兼調查委員長高島龍佑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RCEP的簽署不單意味着貨物貿易會更加順暢,同時也有關於服務貿易和投資的市場準入規定。此外,RCEP雖然已經簽署,但還沒有生效。作爲日資企業,我們殷切期待協定能夠早日生效。同時,我們希望有關方面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以便企業更好地使用這一協議。”

高島龍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CEP中的“原產地規則”就對日常貿易的開展有所助力。“比如說,日本企業向東南亞出口零部件,然後在當地進行組裝後出口到中國,這是可以享受優惠的,這是所謂三方貿易。”他稱,“通過簽署RCEP能夠使原產地相關規定得到統一,有助於貿易便利化。”

根據《白皮書》,2020年日本進出口對外貿易中對華貿易佔比23.9%,增幅同比提升了2.6%個百分點,對華出口佔比22.1%,提高了3個百分點,對華進口占比25.8%,上升了2.3個百分比。另據官方數據,截至2003年,日本連續11年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目前是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次於東盟、歐盟、美國)。據日方統計,自2007年開始,中國一直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國。2020年中日貿易總額3175.3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額1426.6億美元,進口額1748.7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