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普通老百姓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加強針嗎?

文 | 《財經》記者 凌馨

2021年6月14日,廣州通報兩起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同日,深圳一名海關人員確診。

這三個人挑動了人們的神經。作爲一線防疫人員,他們大概率已經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種。

雖然接種疫苗並不意味着100%不會被感染,但此前的消息是,在這一輪廣深本土疫情中,完成疫苗接種的,多爲無症狀感染者;就算只接種了一針,病情也都不重。而在6月14日新增的一線人員確診病例中,出現了一例普通型確診患者。

爲醫護等一線人員施打加強針的呼聲再次出現於社交平臺。

截至2021年6月15日,除港澳臺,全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9.2億劑次。一些特殊羣體,如去日本奧運作熱身報道的記者們,已經接到自願接種加強針的通知,他們需要迅速做出決定:要不要接種加強針,時隔多久打合適?

哪些人需要打加強針,什麼時候打?

周全(化名)是一名媒體工作者,計劃去日本參與奧運會的報道。他告訴《財經》記者,剛剛接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最新通知,赴日前,必須完成疫苗接種,如果接種的是滅活疫苗,就要打完兩針;同時,也可以自願選擇要不要再打一劑加強針。

所謂加強針,是指完成疫苗接種後,根據抗體消退的情況補充接種,保持人體對病毒的免疫力。這種做法在乙肝、流感等常見傳染病的疫苗接種中比較常見。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信息,目前新冠疫苗的保護期應在半年以上,此後抗體可能會出現較爲明顯的消退。

中國最早的一批新冠疫苗接種者,完成免疫已近半年。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邵一鳴稱,初步來看,這部分人羣中,約有一半左右“抗體水平還可以”。更大規模的監控數據正在開展研究,“我們會在科學數據的支持下,確定我們已經接種的人羣,接種時間比較長的人羣,在什麼時間應該進行加強針的免疫”。

大規模的數據尚未公佈,對個人來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要接種加強針?

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原主管醫師陶黎納建議,將要前往疫情流行較廣地區的出國人員、會有病毒暴露風險的一線防疫人員,可以考慮接種加強針。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則對《財經》記者,個體應當在完成接種六個月後,測一下體內是否還有抗體,再做決定。

目前,中國有不少醫院和市場化實驗室可以測新冠抗體,包括IgM和IgG。前者主要出現在剛剛被感染的人中,後者則能在病癒者體內長期存在。

決定要不要打加強針,要測的是IgG。“如果測不到,就非常需要打加強針”。張洪濤建議。

只要完成了疫苗接種,哪怕一點抗體都測不出來,人體內仍有免疫記憶,一旦接種加強針,大量記憶細胞就會被喚醒,再次激發免疫力。“這跟從來沒打過疫苗的人的免疫力是不一樣的。”邵一鳴說。

加強針可以讓接種者體內快速產生抗體。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稱,打完兩針科興滅活疫苗的志願者,3個—6個月後接種第三針,“抗體可以在一週內跳到10倍,半個月跳到20倍”。

全球其他疫苗商家目前還沒有公佈明確的加強針實驗數據。各個疫苗廠商,包括各個國家的免疫規劃部門都在研究這些數據。

美國總統拜登的新冠應對工作組首席科學官David Kessler稱,儘管正在就疫苗注射後的免疫效期進行研究,但可能需要接種加強疫苗。“現在的想法是那些更脆弱的人羣需要首先接種”。

5月中旬,英國政府資助了一項臨牀試驗,該試驗將招募2886名志願者,年齡在30歲或以上並已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研究人員爲他們接種第三劑加強針,評估七款不同的新冠疫苗。據英國衛生部介紹,研究人員將通過血液樣本來分析志願者注射加強針後的免疫反應,並觀察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預計到9月,團隊能公佈這項臨牀試驗的初步結果。

國內現在疫苗使用的總體時限在半年左右,數據還在收集和分析的過程當中。“按照免疫程序接種後,什麼時候需要加強,要根據數據做出科學的決定。也有可能會像呼吸道傳播的其他疾病比如流感一樣,每年需要加強,這就有待於最後數據的分析。”邵一鳴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

尹衛東表示,將在半年到一年間進行詳細測試,然後建議國家在什麼時候安排施打第三針。

加強針安全嗎,對變異病毒有用嗎?

從邵一鳴和尹衛東的表態看,中國安排接種加強針的可能性相當大。現在需要決定的是,安排怎樣的接種方案。

江蘇省疾控中心於5月25日啓動了一項研究,試圖對照不同的加強免疫方案之間的區別。受試者均已接種了一針或兩針滅活疫苗,他們被分爲四組:一組爲完成接種者補種第三針滅活疫苗,一組爲完成接種者再加一針腺病毒載體疫苗,第三組的方案是滅活+腺病毒載體疫苗混合接種,對照組仍按目前通行做法接種兩劑滅活疫苗。

研究者將在受試者接種後的28天內進行追蹤監測,瞭解加強針注射後的抗體恢復水平,及不良反應的情況。按研究計劃,到12月將給出結論。這項試驗的數據會幫助政府更好地規劃接下來的疫苗加強針項目。

周全需要在7月前往日本前決定是否接種第三針。讓他猶豫的是,他在接種第二針時不良反應較爲明顯,與第二針相隔只有一個月,再打第三針,會不會反應更大?

此前也有不少人反映,第二針的不良反應強於第一針。在專門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看來,這更多是一種個案化的主觀感受,目前暫無數據支持。

“常規疫苗接種間隔至少是一個月,這不是從安全角度考慮,而是有沒有那個緊急性。”陶黎納分析,一般來說,加強針間隔時間越長,效果越好。若在人的抗體水平較高時補種,新注射的疫苗可能會被抗體中和掉一部分,導致加強免疫的效果不明顯。

打了加強針,對日本現在流行的Delta變異株有用嗎?

受訪者的共識是,接種者抗體水平越高,對新冠病毒的抵禦能力越強,無論新冠原始毒株還是變異株。從這個意義上講,接種加強針,的確能提高疫苗的保護效力。

什麼樣的加強針組合更好?

打第三針時,很可能會出現某些組合方案,如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的混打方案。這樣加強免疫的效果會更好嗎?

上述英國政府資助的試驗設計是,每名志願者接種的第三劑疫苗不一定與他們接種的前兩劑疫苗相同。參與此項試驗的有7款疫苗,技術路線包括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

“理論上,mRNA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刺激細胞免疫的效果更強,不良反應發生率也高一些。”陶黎納分析,組合方案加強免疫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但相應地,不良反應發生率或將有所提高。這與不同疫苗的作用機制有關。

目前,在中國,居民已有七款可供注射的新冠疫苗,按技術路線分爲三類: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其中,五款是滅活疫苗,也就是說國內人羣大面積接種的是滅活疫苗。

在廣泛使用mRNA疫苗的美國,報告不良反應的比例,比普遍運用滅活疫苗的中國高出數個量級。中國在接種2.65億劑次後,每10萬人只有12人報告不良反應。美國接種了mRNA疫苗的人中,有四分之三反饋了疲勞、頭痛、肌痛、寒戰、發熱等全身不良反應。

風險直接與收益相關,就目前已公佈的實驗數據看,注射mRNA疫苗能夠獲得的抗體水平,也比滅活疫苗更高。

廣州、深圳報告的三例一線人員確診後,有醫務工作者通過社交平臺呼籲,醫護人員和海關等高危人羣,是否可以優先考慮批准補種mRNA疫苗作爲加強針?

目前,中國暫無mRNA疫苗上市。

《財經》記者獲悉,首款國產mRNA疫苗將在6月正式開始三期臨牀試驗,研發者是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艾博生物”)。

艾博生物創始人英博認爲,如果使用mRNA疫苗作爲加強針的備選方案,可以有效解決疫苗產能不足的問題。

mRNA疫苗應對變異株的速度,將比滅活疫苗更快。英博在5月16日出席核酸藥物研發論壇期間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mRNA疫苗和滅活疫苗一樣,只要在生產前端改用變異株病毒中的蛋白,就能在一個生產週期內轉產針對變異株的mRNA疫苗。

因爲mRNA疫苗生產週期在13天—20天,會節約更多的時間成本,這樣施打加強針,就可能會起到1+1大於2的效果。

mRNA疫苗對儲存條件要求高,目前生產mRNA疫苗的輝瑞和莫德納,前者冷鏈要求是零下70度,後者是零下20。

所有受訪者都強調,對施打加強針的整體佈署,要有明確的實驗數據輔助決策。如用混合接種的方案,對安全性的研究則要更加慎重,現階段,普通人不必盲目尋求接種加強針。

“就算打了加強針,如果到了疫區,還是必須做好防護。所有的手段都是爲了降低被感染的概率,如果打了疫苗卻不做防護,還是可能被感染。”張洪濤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