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现代伟人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个但凡活得有点价值,享受幸福至乐的人生过程,有三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梦想、路径和笃行。

确定一个超越世俗的梦想。定位决定地位,格局决定结局。人生梦想应该是值得终身奋斗的,能给自己及社会大众带来幸福的,只有至死才能得出结果的目标。如,人类发展目标:民族复兴与发展、社会安定与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某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等;家族传承目标:光宗耀祖、家族发展与兴旺、家庭幸福快乐等;个人修行目标:成佛菩萨(佛教)、成神仙(道教)、成圣贤(儒家)、得到上帝的救赎而永生(基督教)、“五福”人生等。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保尔柯察金:“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稻盛和夫:“走时候比来的时候心灵要更高尚一点,更完美一点”。如果确定的是世俗功利主义目标,那么当目标实现或无望实现时,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

选择一条合符道的路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选对方向和路径是实现人生梦想前提,背道而驰越努力将会离目标远。无论是空间宇宙论,还是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形成以来,或既混沌又有序,或从混沌到有序。人类先哲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了解宇宙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大自然运行的简易、不易、变易规律,从而总结出纷纭杂沓的做人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或曰理论、思想、主义、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均可概称为文化,即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地理,以安居乐业;观乎人伦,以化成天下。由于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对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观察角度、表述方式、认识层度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世界上唯一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仍能不断传承与发展,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的中华文化,必定是最科学的人生准则,最客观的规律认识,最完美的哲学思想,最高尚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就是最接近于道的,能实现人生梦想的光明大道。

坚持一如近于苦行的笃行。认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坚持不懈、奋力前行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关键,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道路总是不平坦的,要实现超越世俗的人生目标,必然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因为确定的目标和选择的路径,都是与大众化的、世俗的、功利主义相异的,所以日常待人接物的理念、方式、方法必然是平常人难以理解的。苦与乐属于精神体验范畴,是无法用物化标准来衡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顔回之乐,是一种超越人生利害而达到的内在愉悦,而不是由外在感性对象所引起的愉悦这种不是贫贱带来的,也不是富贵带来的,不是一切带来的,甚至不是带来的。所以,这里说的“近于苦行”只是别人眼里的。对一个有着超越世俗目标,行进于合符常道上的人来说,因为无己、无功、无名,体验到的一定是没有苦、乐的幸福至乐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