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超人气网络作者唐家三少携最新长篇力作《画说京脊》做客快手直播间,围绕新作,与主持人和网友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畅聊。直播过程中,唐家三少与读者分享了新书《画说京脊》的创作缘起、人物塑造的心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意义和文物修复的故事,以及网络文学的特点和自身从事小说创作以来的成长历程。直播活动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唐家三少也在活动中多次送出现场亲笔签名图书,将活动氛围不断推向高潮。整场直播活动播放量超过130万次,观看人数高达43.6万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9万人,一度冲高到北京热播榜前三位。

《画说京脊》是唐家三少首次书写故乡北京风情的作品,小说聚焦了文物修复师这一略显陌生而神秘的职业,生动地展现了以卫羽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实现理想、收获爱情的动人故事。

作为北京人,想为北京的大事做点贡献

对于一直以来以写玄幻类小说见长的唐家三少而言,这次为什么选择了北京中轴线这样一个主题?作者分享道,作为北京市推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唐家三少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在北京市文物局挂职,而中轴线申遗工作主要是文物局负责。一方面是近水楼台可以得到很多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更大的创作动力是作者作为北京人的身份,“北京中轴线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北京是一个大事,我本身也是北京人,想为北京这个大事做点贡献。”

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就是其中之一。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朝,至今跨越了八百余年,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天安门、故宫、景山等建筑群均在这条神古老而神秘的中轴线上,如同“脊梁”一样贯穿城市南北,形成了北京两翼、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而散落在中轴线上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北京城的风骨,是京味儿的源泉。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曾这样赞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我国于2011年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并在今后数年内逐步实现和完成。《画说京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展开。

当然,创作这样一个以北京文化为基底的现实题材作品,作者也做了很多功课。唐家三少介绍,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好多即使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不知道的文化典故。如他在活动中向主持人和网友发问:“北京的五大镇物是什么?”它们是古代用来巩固皇权、驱邪避害,确保京城安全的物件。这五大镇物和五行、方位都有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查。另外,书中提到的中轴线上的建筑景点,唐家三少都亲自走了一圈。和一般游览者不同,作者更关注的是人文、民俗故事,比如名胜古迹旁边捏面人、捏糖人的;比如现在前门那条街里的很多老字号。唐家三少希望读者在这部作品中,不仅了解中轴线,而且能了解我们传统的文化,尤其是老北京的一些传统的东西。同时在创作上,唐家三少融入了当下比较流行的短视频、综艺等元素,一方面贴近生活,也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是文物修复师,也是为理想而努力的青年

除了将北京和中轴线传统文化融入故事为,《画说京脊》故事中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主人公文物修复师的身份。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纪录片的热播,文物修复师这一小众而略显神秘的职业已慢慢为人所知。在《画说京脊》中,唐家三少完整展现了立志要成为文物修复师的清华美院学生——卫羽的成长历程。卫羽之所以参加“京城之脊”的比赛,是为了向“点睛阁”这一文物修复门派阁主童林大师学习,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文物修复师。当然,唐家三少并没有浅尝辄止地仅仅停留在人物的设定上,而是在推进故事的同时,向读者展现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和传统修复技艺,并向那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致敬。比如在描写卫羽直播修复古画《正德中轴繁景图》时作者向读者详细地展现了古画修复的原则——四则六性,以及修复步骤:清洗、揭心、补缀、托心、全色接笔等等。

而这部分知识的积累正得益于唐家三少在北京市文物局挂职的经历。唐家三少分享了他在北京市文物局看到一件非常震撼的文物修复——《龙藏》。《龙藏》就是《乾隆版大藏经》,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共7168卷,用经版79036块。据唐家三少介绍,每块版都差不多一米长、四十公分宽,六七公分厚,必须是梨木,而且是独板,不能是拼接过的。可见修复的难度。

不过,唐家三少在小说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文物修复的过程,他更是细致地观察到这其中人与物的交流与体悟,以及主人公自身的成长。面对塑造主人公卫羽这个角色有何用意这一问题时,唐家三少表示,自己“想写一个为理想而努力的年轻人。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你真的喜欢做一个事,就自己去努力,不要轻易地放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很困难的事情走过来之后,你会变得坚强,变得比原来更勇敢一点”。对于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的“躺平”一词,唐家三少则认为,“你可以躺平,但是你得把正事做完再躺。而且你正事做得越好越快,你躺的时间就能越长。”不过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合适的位置很重要。小说的主人公卫羽正是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文物修复事业,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同时,也让读者获得了如“升级打怪”般的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写作,一定要从业余开始

在活动的最后部分,唐家三少和网友分享了他关于阅读和创作方面的一些感悟。首先唐家三少说道,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是金庸和黄易,特别是黄易老师开创了写武侠的多种门类。接着,他谈到网络文学的特点是更注重故事性。对于看网络文学的读者而言,“故事首先要好看,故事不好看就凉了”。除此之外,网络文学的另一特点就是篇幅比较长,动辄几百万字,所以唐家三少也谈到了写大纲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创作方法。“我写书设定是先做的,首先要搭框架,我不会一下子把大纲做完。因为我都是大长篇,比如我做一段大纲够支撑10万字的,写完这10万字再写一段大纲。”

“不断更”一直是唐家三少给读者的承诺,十多年来他也确实做到了。在主持人的“逼问”下,唐家三少坦言,自己这种每天更新的作者必须得有存稿,至于存多少,他笑说不能回答,怕读者催他赶紧放出来。对于走上创作这条路的缘起,唐家三少说是工作之余想写着玩儿。所以他跟很多读者说过,想从事写作这行,一定要从业余开始,一定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因为没有人写书一定就能成。真正脱产写作一定会消耗很多成本。

近年来,唐家三少也在努力丰富自己的创作,从2016年起开始写现实题材小说。其第一本现实题材作品是送给妻子的长篇小说《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本来只是个尝试,但发现有不少读者喜欢,于是在写玄幻小说之余,也每一两年创作一本都市题材作品。活动中,唐家三少也很有诚意地说道:“你们看到的《画说京脊》有可能是未来两年甚至三年以内最后一本都市现实类小说。下一本都市类作品我还没有想好写什么,大家如果喜欢这一类题材的话,不妨买来看看吧,写得还是蛮有趣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彦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