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至0.25%之间。然而,美联储决定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0.1%调整至0.15%;同时将隔夜逆回购利率(RRP)由0%调整至0.05%,各上调5个基点。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美联储利率决议符合市场预期,尽管表达出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但美联储并未正式开始讨论收紧货币政策,市场仍有多重因素需待考量。

不是加息!

利率技术调整缓解短期压力

纵观此次美联储利率决议传递出来的主要信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将其概括为“一变”,即对经济更加乐观;以及两“不变”,即对当前宽松货币政策取向维持不变,对通胀临时上扬不予担心

在美国经济的前瞻方面,美联储在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中,将2021年的GDP实际增长率由此前预测的6.5%上调至7.0%。此前,已发布的经济数据对此有所印证,美国5月的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均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

对于利率技术层面的微调,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管清友认为只是进行技术性调整,缓解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下行压力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王昕杰则表示:“通俗地说,IOER是美国利率走廊的上限,RRP是利率走廊的下限。本次是对于利率走廊的技术性调整,将利率走廊调高一些,来确保联邦基金利率在美联储可控的区间内交易。这是为了降低负利率可能性所提前做的准备,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加息。”

预期乐观?

美加息仍有多重不确定因素

在本次议息会议中,美联储将2021年GDP增长预期由6.5%大幅上调至7.0%。但事实上,美国经济的复苏预期可能并不如议息会议中透露的那般“乐观”

管清友表示,尽管美国5月CPI高达5%,创下13年来新高,但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仅为55.9万,再度不及预期。“爆表”的通胀和“低迷”的就业双重目标背离。与此同时,美股延续高位震荡,高处不胜寒,资产泡沫化值得警惕,美联储面临“三难”困境

招商宏观谢亚轩团队则认为,美联储大幅上调今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增长预期至3.4%,通胀问题已成为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愈发重要的因素

美联储会议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在18名发布预期的官员中,有13人预计2023年会加息,占比超七成,该消息令当天美股一度大幅下跌。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发表讲话,为加息预期降温,力图淡化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加息恐慌”,称“加息尚在遥远的未来”。

王昕杰表示,美联储下一步加息需达成的条件是经济实现“就业最大化”,以及核心通胀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高于2%,而上述条件在今年4季度前尚难明确。若美国加息,抽离流动性,对于新兴市场的资本市场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波动。

“美国货币超发之后把通胀的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由于大宗商品大多数是由美元来定价的,而美元流动性充沛,特别是流入到新兴市场国家。对于通胀的压力,很多国家都开始实施行动去缓解,比如土耳其、巴西、俄罗斯上调政府利率。但是如果某些新兴市场国家管理的能力比较弱,可运用的货币工具比较有限,可能会形成滞涨的可能”王昕杰说。

【记者】唐子湉

【图片】新华社

【作者】 唐子湉

289财经热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