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父母的偏心,都会受到伤害。

作者:微笑喜乐(爸妈精读专栏作者)

知乎有个问题:父母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心理伤害多大?

有一个回答得到了6000多赞,看完心里沉甸甸的。

拒绝和家人交流,甚至都不愿意看家人一眼,可想而知当时这个孩子心里该多么痛苦。

本该是最亲最爱的父母,对孩子这样不被尊重、不被爱的不公平待遇,给的伤害也最深最痛。

偏心,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父母的偏心,都会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给他们成长留下阴影,甚至会延续到他们青年时期,乃至整个人生,轻则性格出现缺陷,重则孩子抑郁自杀。

偏心剥夺了孩子的爱,

是一种精神虐待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每一个被父母偏心伤害过的孩子,都像浮萍一样无处栖身,有的甚至一生走不出阴影。

我的同学小芸,从小就饱受父母偏心之苦,她说自己没有童年。

从小就家务活全包,没有零花钱,没有玩具,没有自己的房间,而哥哥什么都有。

哥哥欺负她,父母反过来指责她;父母吵架,出气筒也是她。

长大后住校了,她几乎就不回家了,因为回家是一种折磨,眼看着妈妈对着哥哥喜笑颜开,转脸对她一脸冷漠,小芸心痛无比。

妈妈生病住院,却又要求她一个人没日没夜地伺候,哥哥既不出钱也不出力。

后来妈妈去世,葬礼上小芸流不出一滴眼泪,她说眼泪早就流光了,妈妈只给了她生命,可真的没爱过她。

现在的小芸,不相信世界上有爱,只相信自己,只想永远一个人。她说:“如果有来生,我决不做他们的孩子。”

不被关注不被爱,对亲人失去期待,也学不会好好爱自己,学不会相信他人,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偏心,剥夺了孩子的爱,是一种精神虐待,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感觉不到爱的存在,真实的感受就是受到了虐待和伤害。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带来的伤害却最深。父母偏心带来的创伤会伴随一生,成为无法提及的原生家庭之痛。

父母偏心,

毁掉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父母偏心,自古有之。历史上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就是一个因为母亲偏心导致的悲剧。

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

母亲不喜欢大儿子,偏心小儿子,还怂恿丈夫取消大儿子的继承权,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被拒绝后,又纵容小儿子共叔段扩建城池、勾结他国造反,自己还给小儿子作内应,来对抗大儿子。

最后小儿子因民愤积怨,关键时刻被百姓反戈一击,溃败逃亡,客死异乡。

郑庄公也对母亲非常怨恨,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

母亲的偏心,害了两个儿子,不仅造成了家庭的悲剧,也给整个郑国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2020年,河北95后小伙白某,因父母偏爱弟弟,心生嫉妒,一直怀恨在心,趁父母外出时掐死了自己7岁的亲弟弟。

一个家庭就此支离破碎,供述时白某嘶吼“父母偏心,我恨我父母”。

有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当父母不能平衡好子女的关系时,每个子女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促成反社会及暴力行为或影响认知功能。

受冷落的孩子,长期被父母忽略,在压抑、失落的环境下生活,不但身心备受煎熬,而且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不仅对自己失去信心,还会对周围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失去信任。

而被偏爱的那个孩子,可能会强势蛮横、恃宠而骄、目中无人,不仅严重依赖父母,缺乏独立自理能力,甚至将来走出社会,因巨大的落差而受不了打击一蹶不振。

而偏心的父母,晚景也堪忧。被偏爱的孩子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被冷落的孩子心灰意冷,拒绝养老;老无所养的隐患,在父母偏心之初就已埋下。

父母偏心一个,势必冷落另一个,本来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被分割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兄弟相离,亲子疏远,最后孩子和父母三败俱伤。

父母一碗水端平,

家和才能万事兴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方,如何让孩子之间关系融洽,每个孩子能拥有均衡的爱,是每个父母都值得反思的。

至少这几点,必须要注意:

1、不能拿两个孩子比较

孩子多的家庭,父母总免不了比较,“你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做的,你怎么这么笨?”“你看看弟弟/妹妹多听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类似这种话,一句都不要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父母的比较之言,在孩子听来就意味着“你不爱我”。

长期被比较被贬低,不仅会加重对另一个孩子的敌视情绪,还会让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2、分别和孩子独处

创造机会和孩子分别独处,这个时候不用竞争求关注,感受父母对自己独一无二的爱。

《妈妈是超人》中,贾静雯经常在波妞睡觉或者专注玩玩具的时候,创造单独与咘咘相处的机会。

她陪着咘咘一起做手工,讲故事,聊天,让咘咘感受到即使有了妹妹,妈妈依然爱自己。

每个孩子只有相信自己是被爱的,拥有了足够的爱之后,才能让爱流动,去爱另一个,才能兄友弟恭,家庭和睦。

3、多跟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在发现女儿情绪不对时,说的那句话很让人感动“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爸爸也要学习当爸爸……”

父母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要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在处理一件事情之后,问问孩子是否满意,父母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只有这样,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和沟通中,学会怎么做一位好爸爸、好妈妈,避免在偏心的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

“要同等对待两个孩子,这样才不会让一个孩子形成「受害者」心态,另一个也不会形成「欺压」心理。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的姿态。”

家长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弱化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父母的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点个赞,与所有家长共勉。

作者简介:微笑喜乐,富书专栏作者,当过老师和记者,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分享,正能量满满的斜杠二宝妈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