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月湖景區位於寧波市中心地段,由天一閣博物館與月湖兩大核心景區組成,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景區歷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50餘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月湖水域面積9公頃,古稱西湖,亦曾稱鑑湖,歷爲文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浙東鄒魯”的美譽。月湖初闢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唐太和七年(833年),鄮縣縣令王元暐築它山堰將水引流至明州(寧波)城,瀦日月二湖,解決旱澇與城中飲水,跳動了這座以水爲魂的城市的脈搏,也翻開了月湖風雅的傳奇篇章。

門票參考:30元

所在地/隸屬: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鎮明路

開放時間:08:30~17:30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旅遊景區級別:2018年(5A)

基本介紹

天一閣·月湖景區位於寧波市中心地段,由天一閣博物館與月湖兩大核心景區組成,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景區歷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50 餘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個。

近水樓臺先得月,一城名勝半歸湖。月湖水域面積9公頃,古稱西湖,亦曾稱鑑湖,歷爲文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浙東鄒魯”的美譽。月湖初闢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唐太和七年(833 年),鄮縣縣令王元暐築它山堰將水引流至明州(寧波)城,瀦日月二湖,解決旱澇與城中飲水,跳動了這座以水爲魂的城市的脈搏,也翻開了月湖風雅的傳奇篇章。

北宋慶曆七年(1047),王安石調任鄞縣知縣,於月湖延聘名儒“慶曆五先生”,興教重學,四明學風爲之一振,浙東學術自此萌芽。元祐年間(1086—1094),知州劉淑、劉珵相繼大修月湖,形成“十洲”勝景,與三堤七橋交相輝映。政和七年(1117),知州樓異於月湖建高麗使行館,月湖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顆燦爛明珠。南宋建都臨安(杭州),明州接近京畿,宗室能臣相繼來此主政。在“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的史氏家族經營下,月湖詩社林立,書院、藏書樓次第矗起。“淳熙四先生”講學月湖,形成以道德立身、育人、行政的“四明學派”,浙東學術步入鼎盛時期。四先生繼承開拓了心學創始人陸九淵的心學思想,成爲溝通陸學與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王學之間的橋樑,在心學發展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貢獻。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月湖西岸,兵部右侍郎範欽建成天一閣。這座中國現存古老的私家藏書樓傲然屹立四百五十餘載,書香文脈不絕。明清之間,浙東學術更爲輝煌,月湖形成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學派之一——浙東學派。浙東學派創始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黃宗羲,在月湖邊講學,廣收弟子,生活於月湖岸畔的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成爲浙東學派重要代表。浙東學派重氣節,其時月湖成爲浙東遺民詩人慷慨悲歌之地。浙東學派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使中國商幫——寧波幫橫空出世;“經世致用”的理念,更使寧波成爲著名的“院士之鄉”。

景點景觀

天一閣主要景點

寶書樓

寶書樓即天一閣藏書樓。建築爲重檐硬山頂二層建築,坐北朝南。範欽取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義,將藏書樓建成上下兩層。上層爲一個單間,下層由標準五開間和一間樓梯間組成,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

寶書樓的周邊設計中體現出不少防火方面的細節。西側生活區與藏書樓利用防火牆隔開,保持一定距離,並使兩者的門錯開。藏書樓周邊擁有大量的安全出口。藏書樓前修築水池,蓄水備火災時需要。相傳,這一水池的水與月湖相通,從而水量源源不斷。

東明草堂

東明草堂爲天一閣建成前範欽的藏書樓,得名於範欽別號,又名“一吾廬”。正門前有獬豸浮雕。範欽字堯卿,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爲“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東明草堂於1980年重建。

範氏故居

範氏故居原爲範宅東廳,爲範氏後裔居所,現存建築建於1829年。

司馬第

司馬第爲範欽住所,由範欽官職得名,藏有範欽官服複製品和范家世系表。環境幽雅,位於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模豐敞,於1996年完成整修恢復司馬第臺門、耳房。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就是當年陳政鑰先生家族宗祠,陳列了麻將史、與寧波關係史,並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將牌種類。

尊經閣

尊經閣原先位於寧波府學內,建於光緒年間,1935年天一閣重建時遷入天一閣內。建築格局爲重檐歇山頂。內藏御賜書籍和儒家經典。尊經閣原爲清光緒年重建,仍保持原來重檐歇山頂建築結構,氣勢磅礴肅穆。

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爲宋碑,共8方,佔8.7%,其中又以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的《衆樂亭詩刻》爲最早。該碑原在月湖賀祕監祠,解放後遷入。碑上刻有錢公輔、王安石、司馬光等15人詩20首。碑林大多爲明清時期的碑,各佔36%和40%,成爲明州碑林的主體。最晚的爲1988年立的《天一閣東園記》,系陳從周所撰、沈元魁所書、顧廷龍篆額,張根方刻字。碑文記述了天一閣東園的建設情況。

東園

位於天一閣東南,佔地約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移遷石亭、鐵牛、石虎於此,園林初具雛型。1974年將蒐集的69通碑石嵌入圍牆。1982年東園擴建,挖土成池,堆土爲山,環園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築兩幢,於1986年告竣並對外開放。

南樓

位於天一閣藏書樓之南,佔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爲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爲臨水的主體建築“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閒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建於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爲祭祖先而建,由甬上富商秦君安出資,時耗銀元二十餘萬。祠堂以照壁、臺門、戲臺爲中軸線,五間二弄、前後三宸,兩側置有配殿、看樓,佔地二畝六分,建築面積一千四百餘平方米。祠堂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築藝術集大成之作。

月湖主要景點

高麗使館遺址

位於月湖東岸寶奎巷一帶.是昔日寧波港對外交往和中國與高麗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熙寧七年(1074)寧波開始接待高麗使者。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太守樓異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設置“高麗司”,管理與高麗國往來的有關政務,並在月湖東岸“菊花洲”上,創建了國家級迎賓館——高麗使行館。高麗使館是北宋時期明州接待高麗來使的住所,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也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與外埠政治、商貿往來的一處的重要文化遺存。

佛教居士林

坐落在月湖文化景區的柳汀洲上,右毗賀祕監祠,後臨月湖。風景幽雅,瑞氣靄林。林內諸座殿宇蔚爲巍峨,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重樓歇頂,莊嚴清淨。碧波盪漾的“放生池”及飛檐玲瓏的“水雲亭”,構成人喜人愛的怡人景觀。居士林是佛教居士們學習教理、開發智慧、弘揚教義、淨化身心的活動場所。該林始建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初爲家祠。元泰定四年(1237)改爲驛站,後改爲玄壇殿,辛亥革命後,由鄞縣姜山邊文錦大居士捐資將居士林由南門遷移至現址。建立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等。1989年後修復大雄寶殿、三聖殿、地藏殿、彌勒殿、圓通殿、唸佛堂、放生池等,

銀臺第官宅博物館

位於偃月堤邊的銀臺第,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主人童槐曾任江西、山東按察使,後改任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別稱臬臺,通政司別稱銀臺,故童宅有“臬臺第”、“銀臺第”之稱。童槐之子童華以禮部右侍郎入南書房行走,爲光緒皇帝的老師,童宅又被視爲“帝師故居”.銀臺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現中軸線上有門廳、大廳、正樓、後堂等建築,東西兩側有廂房、書樓,佔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建築格局規整,佈置合理,用材考究,裝飾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是寧波城區內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爲我們瞭解中國古代官宅建築藝術、清代傢俱藝術、官宦人家的生活及內在的文化價值提供實例,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賀祕監祠

位於月湖風景區柳汀島上,陸殿橋下的賀祕監祠,人文品位很高。東爲居士林、關帝廟.賀祕監祠,俗稱湖亭廟。現存建築爲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築共有三進,均爲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祕書監賀公祠”,祠內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衆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祕監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祕監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

實用信息

天一閣博物館收費標準

全票:30元 成人

半票:15元 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持有學生證者

(不含研究生、短期培訓學員、成人繼續教育學生)

60—69週歲老人持有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

旅遊團隊:24元(須憑導遊證、出團單,且10人或10人以上)

開放時間

夏令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31日 8:30—17:30(17:00停止售票,

禁止入園)

冬令開放時間:11月1日—4月30日 8:30—17:00(16:30停止售票,禁止入園)

每週一上午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並不延期後補),下午13:30開館。

交通信息

公交512路、371路、9路、26路均可到達景區附近。

地鐵1號線西門口站沿着長春路向南步行約10分鐘可以到景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