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儿童医院 精神科 闫俊娟

编辑 | 郜冰蕙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上了幼儿园也坐不住,经常跑来跑去、登高爬低,虽然老师也曾提醒过家长,但父母却不以为意,觉得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本来就调皮,长大点就好了,孩子奶奶还说:“他爸小时候也这样,现在不也什么都没耽误嘛”。

白驹过隙,转眼间小明已经上了小学,虽然上课时能坐得住了,但是小动作却依旧特别多,小明的手脚从来不闲着,不是玩铅笔、掐橡皮、扔纸团,就是用脚踢前面的同学、找同学说话,甚至还常常在课堂上接老师的话茬。

家长们也逐渐发现小明缺乏耐性、做事磨蹭,原本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如果没有大人在一旁陪着,他两个小时也完不成。虽然也曾多次被老师提醒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看看,但因为孩子成绩尚可,家长们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去年,小明升入六年级后成绩明显下降,而且变得越来越叛逆、脾气也越来也大了,家长们这才开始着急,带领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和检查,小明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常说的“多动症”,且属于混合型多动症,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两部分症状。

听到这里,小明的父母十分疑惑,觉得自家孩子不过是好动了一些,难道好动就是多动症吗?而且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做喜欢事情的时候,比如搭积木、读故事书时还能两小时动也不动的,注意力很好啊,怎么会是注意力缺陷呢?

的确,并不是所有的好动的孩子都会被诊断为多动症。因为有的孩子虽调皮好动,但在需要安静的时候是能安静下来的,比如能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等,这样就代表孩子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社交、环境适应等,因此也就不是多动症。

但如果孩子在需要安静时候很难安静下来,比如在教室上课、在家写作业时,甚至是在就诊时的诊室里,依然坐不住、表现出与当前发育水平不相称的过度多动,就需要警惕多动症的可能。此外,部分多动症的孩子还有一些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行为冲动,容易发脾气、缺乏耐心,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即便家长和老师软硬兼施,也还是收效甚微且 “屡教不改”,这样的情况无疑对孩子的社会功能造成了明显影响。如果孩子出现以上情况,请各位家长不要忽视,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那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等问题呢?这就需要家长留心观察孩子注意力性质和持续时间两大方面。

首先,注意力的性质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注意需要个人付出努力让注意力集中,比如学习时需要的注意力;而被动注意多是被别的事情吸引的注意力,不需要个人付出主动的努力就可以完成,比如看电视。因此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临床医生的判断依据主要是主动注意,只有主动注意力好,才是真的注意力好。

因此,家长们应该留心的是孩子在主动注意下持续时长,而不是被动注意。但要强调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时长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5—6岁孩子的时注意力持续时间为12—15分钟,7到10岁时则为20分钟,10到12岁时为25分钟,而12岁以上的孩子,主动注意时长应达30分钟以上。

如果家长们根据以上情况,判断孩子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请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如果无法做出判断,也可以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时诊断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尽早摆脱多动症的困扰、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缺陷,提高孩子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来源:搜狐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