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鄒璐徽

編輯 |

1

天津銀保監局日前發佈批覆文件,批准渤海財險增加註冊資本金約3.48億元。增資後,渤海財險的註冊資本金從16.25億元變更爲19.7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渤海財險爲首家總部設在天津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由天津國有骨幹企業於2005年發起設立。

此次增資最早在今年1月份提出。據此前增資公告顯示,擬增資的3.6億元由其第一大股東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46億元,持股比例不變,爲40.62%;原股東之一的天津渤海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出資2.14億元,升爲第二大股東,持股16.06%;第二大股東澳大利亞保險集團由於未參與此次增資,其持股比例由16.92%下降至13.93%,退居第三;其他國有股東的持股比例亦相應下降。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增資獲批之前,渤海財險的償付能力已經逼近監管紅線。2021年一季度,渤海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06.62%,同比下降6.32%,償付能力評級由B級降到C級。

據銀保監會7月發佈《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規定,一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00%,銀保監會應採取監管談話,要求險企提交預防償付能力充足率惡化或完善風險管理的計劃,限制董事、監事、高管薪酬水平,限制向股東分紅等四項全部措施,此外還可責令增加資本金、停止部分或全部新業務等。

在業內看來,對於渤海財險而言,補充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迫在眉睫,而此次增資則有望“解渴”償付能力。

回顧渤海財險成立的15年,不難發現,受車險虧損拖累,其盈利年份寥寥無幾,償付能力更是一路下滑。

公開數據顯示,渤海財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12年還爲525%,隨後一路下行,縮減至2019年末的116.22%,2020年二季度末,稍有回升至123.47%,但在2021年第一季度隨即下滑至106.62%。

償付能力不甚理想的背後,是陷入持續虧損的財險業務。公開數據顯示,自渤海財險成立至今,僅在2009年、2015年以及2020年實現過0.57億元、1.05億元、0.075億元的盈利,其他年份均虧損,2017年-2019年,渤海財險淨利潤分別虧損1.94億元、1.12億元、3.57億元。

其中,佔比較大的車險一直是拖累渤海財險整體業績的主要業務。2017-2020年車險承保虧損分別爲3.1億元、2.37億元、4.5億元,均超過公司總體淨虧損數額。

此前,渤海財險曾進行過兩次引戰混改的嘗試。

2016年底,民營上市企業美錦能源擬斥資不超過6億元入股渤海財險。但在2018年7月,增資項目終止,美錦能源表示:“由於近來市場環境、監管環境發生變化,雙方對自身發展戰略、產業佈局進行了調整,經協商,終止此次增資事宜”。

2019年末,渤海財險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不超過10億元的增資項目,對應持股比例不超過29.74%, 然而經過一年的掛牌,四次延後增資截止日,仍然沒有盼來合適的戰略投資者。

除了增資引戰以外,近年來渤海財險也意識到要將加快推進非車險業務作爲重點工作。今年1月,在首次提出內部增資之際,渤海財險方面就表示,增資將主要用於該公司償付能力的補充以及對投資、非車險領域發展的支持。

但經營非車險業務顯然對險企提出了更高的資本要求。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份評級報告中指出,非車險業務對產品設計、精算、技術應用的要求較高,而多數中小財險公司對於非車險業務運營經驗不足,專業性水平有待提升。“中小財險公司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其戰略發展容易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自身專業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盲目拓展非車險業務易使業務潛藏更大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