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正確使用魚塘增氧機以及魚塘增氧機攪動起泡沫不散是什麼原因

一六機械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正確使用養殖池塘中的魚塘增氧機以及魚塘增氧機攪動起泡沫不散是什麼原因

如何正確使用養殖池塘中的魚塘增氧機:

目前,國內外水產養殖專家及養殖技術人員達成協議,通過優良培育健康苗種、綜合控制養殖環境、喂飼高效優質飼料、預防科學病害等技術組合,建立無公害健康養殖體系。養殖技術正在不斷改進和更新,養殖模式已經從半精養髮展爲精養模式,在精養模式的主要基礎上是離不開增氧機的,增氧機在夏季高溫時使用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夏季高溫的晴天中午,特別是水質肥沃、浮游植物豐富的養殖池塘,需開啓增氧機2 ~ 3個小時。因爲在高溫晴朗的日子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別強,會向水體釋放大量氧氣。但是在水質比較肥的養殖池塘裏,水的透明度爲20 ~ 30釐米,水的中間層沒有光,光合作用很弱。增氧機有向上提水的作用,開機時可以形成養殖池塘的垂直循環。

2、白天有太陽光,溫度高,晚上突然下雷雨,溫度低的雨進入養殖池塘,表層水溫急劇下降,比重迅速下降,下層水因爲溫度高,比重上浮。上層溶解氧量高的水傳到下層,暫時提高了下層水溶性氧氣量,但很快就被消耗掉,使整個池塘溶氧量迅速下降,容易引起魚浮頭,應及時打開增氧機。特別注意傍晚不宜打開葉輪式增氧機,因爲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斷,不能在水裏增產氧氣。通電後,上下水中的溶解氧均勻分佈,上層溶解氧減少後沒有補充,下層溶解氧迅速消耗,反而加快了整個養殖池塘的溶解氧消耗速度。

3、夏季連日降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水中溶解氧供應少,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因此要多開增氧機。

4、長期晴朗無雨的天氣,養殖池塘水溫高,大量餵食水產品又大量排泄,水質太胖,透明度下降,水中有機物多,上、下溶解氧交叉,下層“氧債”大。如果長期不注入新的水,水質可能會被破壞,水產品氧氣不足,這時要多開增氧機。

5、夏季養殖池塘經常因水產品養殖過度擁擠和其他生物體氧氣消耗而缺氧,導致局部或池水產品漂浮。因此,晚上1 ~ 2點打開增氧機,第二天早上7 ~ 8點太陽出來,浮游植物可以順利製造光合作用氧氣,直到不浮頭再停止。

6、餵食飼料前後1 ~ 2個小時,開啓增氧機,增氧機可以攪動養殖池塘的水,使水體形成循環流動,一方面,可以將飼料味道帶到養殖池塘各處,起到誘食作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形成水產品形成餵食的條件反射習慣。

魚塘增氧機攪動起泡沫不散是什麼原因:

泡沫增加,例如打開增氧機後,提醒水體代謝有障礙,要及時處理。否則,會引起“倒藻”或蝦病,主要原因是氧氣不足。要減少材料,增加氧氣。輕度時可以同時使用“利菌道”(或EM6)等益生菌,重度需要連續幾天改底,直到緩解。

有人認爲淨化水質的出口是藻類。泡沫之所以多是因爲藻類死亡後儲存的澱粉水滴等物質大量存在,特別是因爲存在於上層水體中,所以到了氧氣增產期就容易產生泡沫。這個澱粉油滴等物質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呢?建議解毒和追肥帶菌(少量多次),不要使用顆粒有機肥,無機肥料的使用量也不要太大,否則很容易出問題,氧氣的增加更是不可缺少,預計3 ~ 5解決不了,但會逐步緩解。

打開增氧機容易起泡,泡沫不易破裂。這種現象表明池塘的物質分解不順暢,嚴重的話,這個池塘的生態系統可能會崩潰。例如倒藻,池塘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浮游藻類、細菌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藻類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氧氣生產、氮磷吸收等無機營養營養素,細菌的功能是分解有機物,使其成爲無機營養素,吸收藻類,而好氧細菌需要藻酸氧氣,浮游生物直接或間接食用藻類和細菌。藻類大量死亡後,細菌分解,細菌數量增加,耗氧量增大,但如果藻類不能產生足夠的氧氣,細菌的分解速度就會受到限制,物質分解轉換循環受阻,容易產生泡沫。這時要促進物質的分解循環,可以選擇耗氧能力小的複合菌(例如EM6或溶菌酶)。細菌要配合氧氣,在藻類恢復之前,關鍵是減少材料、修復地面、減少污染、促進藻類恢復,這裏面的關鍵是促進整個池塘生態系統的恢復,各司其職,保持水的穩定。

白色池塘裏泡沫的問題到處都存在,一般使用地下水的池塘,重金屬離子可能超過標準值,也有其他情況,如PH,池塘、藻類、菌種也有關係。例如,粘液多的藻類在優勢羣體中有泡沫的情況,下次出現這種情況時,建議先準確檢測水體的理化指標和藻類相。因此,建議在養殖過程中慎重選擇藥物,慎重使用藥物。儘可能減少養殖成本,提高效率,但水產養殖週期變化時不需要用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