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創新周活動進入倒計時階段,共建創新名城的“號角”已經吹響。中醫‘望聞問切’如何智能化教學?20毫米口徑的鋼管年產材料兩萬噸?這麼些年中國爲什麼沒有過大面積停電事故?想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中國智造麼?那就跟一起去這些企業解惑吧!

大數據、人工智能助力傳統中醫教學

中醫藥學包含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後,重新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作爲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更需要傳承,而傳承離不開教學,但傳統中醫教學覆蓋面具有一定侷限。

“以前中醫坐診模式,接觸案例少,時空上有侷限性,現在藉助這個系統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然後每月幾次集中找老師學習,不僅擴大教學範圍,同時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總體而言降低教學成本,擴大教學覆蓋面。”江蘇省捷達軟件工程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吳鑫毅介紹道。

(捷達科技的工作人員正在研發檢測、教學設備)

中醫臨牀辯治思維訓練教學系統是江蘇捷達在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龍華、曙光醫院的臨牀專家指導下研發的,以中醫理論爲指導,以培養臨牀思維爲主線,以臨牀豐富的臨牀案例爲支撐的,藉助現代計算機技術,模擬中醫臨牀診療過程,培養訓練學生中醫思維能力的一個智慧高教實驗教學系統。

江蘇省捷達軟件工程有限公司醫教高教事業部總監杜建輝作如下介紹,“你比如說‘望聞問切’的‘切脈’,藉助‘脈象模擬設備’,將病人真實的脈象輸入,然後學生在模擬設備上進行練習,將自己得出的結果和專家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從而鍛鍊學生中醫學習的思維”。

安全高效“桌面上的工廠”讓化工更綠色

“通常碳元素都是地底下挖出來的,不管是石油還是煤炭,但我們的碳元素是從空中挖來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固定成生物質,如植物油、澱粉、氨基酸、木質素等,用這些東西做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增塑劑和保溫的硬泡等。”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副總經理李玉光向身旁的人這樣說道。

據瞭解,他說的是生物基新材料——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循環再生、綠色低碳等特點,對於替代石化產品、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的研發人員正在調試微流場反應器)

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是一家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依託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高校間的產學研合作,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開展國際合作,以化工過程安全和生物質高效轉化爲核心研發方向,主要從事微流場反應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配套裝備開發及生物基材料製備工藝研發等相關工作。

(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的研發人員正在做生物基材料的實驗)

微流場反應技術通過微尺度效應可以將超過百噸的反應裝置實現體積千倍的縮小,以“桌面工廠”的模式實現傳統大型化工生產過程,同時又數千倍地提升反應速度。李玉光激動地講着,“你看我們這個管子口徑只有20毫米,但是一年產量1-2萬噸沒有問題,而且能降低污染排放、減少能耗”。據瞭解,該技術曾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系統保護實驗室——守護大電網不停電

“中國近二十幾年來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一方面是因爲有一個堅強的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另一方面就是我國獨特的不斷創新發展的系統保護技術體系。系統保護實驗室正是承擔着當前電網安全穩定領域技術創新、裝備研發和實驗驗證的支撐保障作用。”南瑞集團穩定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系統保護實驗室主任薛峯對來訪羣體這樣介紹到。

(南瑞集團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系統保護實時控制裝置)

據薛峯介紹,國家電網系統保護實驗室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網控制系統級硬件在環實驗平臺,相當於構建了實際大電網邏輯映像系統,成爲電網安全防禦裝備和技術的功能和可靠性驗證和研究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他以華東電網頻率協控系統舉例演示介紹了實驗室平臺的強大功能和重要性。

(南瑞集團的科研人員正在進行電磁脈衝實驗)

隨着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南瑞集團的薛禹勝院士提出了能源的信息物理社會系統(CPSSE)研究框架,將“割裂式孤立研究”提升爲“統籌式協同研究”,支撐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未來,新能源爲能源形式主體下,電力系統下的不確定性更強,安全穩定控制技術面臨更大挑戰,院士團隊正在研發“自適應閉環緊急控制系統”,通過量化電網安全風險,在線分析決策,實施閉環控制,克服 “離線決策、實時匹配”控制方式的保守性與失配風險,全面提升安全防禦水平,保障電網安全、綠色、高效運行,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電需求。據瞭解,系統保護實驗室每年都會舉辦公衆開放日活動,有興趣的觀衆可以關注官網。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安靜 圖片均由主辦方提供

來源:新華報業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