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年“技能强市”行动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褚志高作新闻发布。

褚志高介绍说,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38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5万人。拥有产业技能类全国技术能手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12名、山东省技术能手49名,3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培育枣庄市首席技师174名、枣庄市技术能手1016名、特级技师5名。

据了解,枣庄“技能强市”行动将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总体部署,重点加强“6+3”现代产业体系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创新培养方式、组织系列活动等举措,积极营造“技能强市”良好氛围,夯实技能人才基础,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社会各方参与、劳动者积极进取的技能人才发展新格局。行动包括12条具体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增量、 提质、扩面、升效”四个方面。

聚焦“量”的突破,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技能强市”行动将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四类培训,一是面向各类群体的终身职业培训,二是面向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三是面向高技能人才的“金蓝领”培训,四是面向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元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到2021年底,力争培训各类劳动者4万人,培养技能人才10000人,高技能人才40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000人,其中“金蓝领”培训高技能人才600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800人以上,全面实现“量”的突破。

聚焦“质”的提升,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10名,培育选拔“枣庄市首席技师”40名、“枣庄市技术能手”40名、特级技师10名、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带头人2名。

聚焦“面”的覆盖,挖掘人才培养潜力。力争全年新增2个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2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全市技工院校招生3000人以上。

聚焦“效”的升级,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技能强市”行动通过加大典型培树力度、推进技能品牌创建、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等政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运用和展示技能人才成果,真正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褚志高介绍,2021年底前重点开展十大活动:一是征集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二是成立技工教育联盟;三是持续打造技能竞赛品牌;四是实施市首席技师“倍增计划”;五是加强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六是加大典型培树力度;七是加强市级平台载体建设;八是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九是发展高水平技工教育;十是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

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蔡先艳主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李永丹出席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请问为什么要开展2021年“技能强市”行动?

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资源。我市开展“技能强市”行动,对加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永丹: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进入新发展阶段,省委提出“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这不仅需要一大批设计师、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也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全市人社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来思考定位、谋划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确保党中央、省级的重要决策部署在技能人才工作领域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此次开展“技能强市”行动,是培养和激励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我市技能人才“鲁班传人计划”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学技术、比贡献积极性,进一步营造我市尊重人才、渴求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

二是推动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今年开始,我市部署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目标,加快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持,产业的振兴亟需大量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然而我市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一大“瓶颈”。我市开展“技能强市”行动,是聚焦技能人才短缺矛盾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有利于加快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夯实我市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基础。

三是提升劳动者素质、解决就业矛盾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的水平,全市整体呈现“技工荒”现象。技能人才培训能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我市“技能强市”行动主要针对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提升岗位技能,加强职业培训,发展技工教育,培养技能人才。

记者:技工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请问今年我市在促进技工教育发展,培养技能人才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永丹:在推动技工院校发展方面,这次“技能强市”行动主要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成立技工院校联盟。组织全市技工院校和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组建集教育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合作联盟。以联盟为平台,以适应各自发展特点为纽带,以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依托,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技工院校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实力。二是提升技工院校办学水平。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依托滕州高级技工学校,加快推进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建设工作。支持全市技工院校全面实施一体化课程教育改革,紧密对接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瞄准急需工种、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改进专业设置,增设智能制造、智能装配、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课程。以招生宣传周为契机,开展招生宣传,扩大招生规模。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校企双方积极对接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创新合作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培养、工学交替培养、产教研一体化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加大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力度,建立弹性学制,按培训工种及层次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完善培训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提升培训质效。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苏子龙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