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太空再次迎来中国航天员的探访。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当三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并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传来,全网沸腾,祝福刷屏。由此,中国人逐梦空间站的时代胜利开启。在接受采访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真情流露,“这个‘家’太大了,太羡慕他们了。”

18年前,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执行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彼时,杨利伟的活动空间只有载人舱,有人比喻,“就相当于一直待在车子里跑在高速路上。”再看今天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活动空间已经扩展到了110立方米。执行任务期间,除了有饮食、淋浴、睡觉等基本生活上的充分保障,航天员还可以在休息时间看看电影,去配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的锻炼区来个日常健身。不仅如此,三位航天员都有各自的隐私空间,可以保证他们与家人联系时不受打扰。三个月的任务时间漫长艰苦,但空间站内“元气满满”的生活,让所有心系航天员的网友直呼安心、放心。

从“筒子间”到“大豪宅”,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的跨越式进步。而当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就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向往星辰大海的坚毅眼神中。在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前人勒紧裤腰带、潜心搞研发,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给艰苦年代的中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随着国家日渐崛起,沿着前辈们的脚步,中国航天人坚持创新、探索未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奔月到北斗组网……中国人的航天征程中,有过辉煌瞬间,也不乏“至暗时刻”,但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下,一项项核心技术被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被破解。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今天的我们,不能忘记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更要知道未来所向的光明远方。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曾经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但被美国以“防止太空技术扩散”为由拒之门外。这样的过往让我们认清,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到,更时刻提醒我们,“在国际合作中,你要有实力,才能掌握话语权。”面对某些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都要拿出这份探索太空的拼劲韧劲,自立自强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助力国家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

这两天,一个2009年的帖子被“挖”了出来。有人提问,“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当时答案区里有网友回帖,“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国际空间站,上别人的不好玩。”穿越时空的印证让人“破防”,更让人自豪。勇往直前、矢志攀登,我们必将携手驶向下一片星辰大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