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雪微)四種語言展示宣傳、中外院校聯動交流、開展國際合作和國際競賽……6月16日下午,在“絲路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2021年年會上,“絲路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網站平臺正式發佈。該平臺將在課程建設、項目建設、標準與證書建設、成果轉化輸出等方面開展特色化服務,促進來華留學招生、服務院校國際化和國際職業大賽。

31所中外職業院校已入駐平臺

“對外開放是教育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和重要推動力。”北京市教委一級巡視員黃侃介紹,北京市積極深化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打造了一系列國際合作項目。

2019年6月,“絲路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導下,由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牽頭成立。成立以來,通過聯合培養、師生交流、技能大賽、校長論壇等方式,爲各聯盟院校搭建了教育交流平臺。

此次發佈的聯盟網站平臺聯盟網站平臺具有四種語言展示宣傳、中外院校聯動交流、展示院校國際合作、研討會議國際競賽等四大功能,目前已有國內21所中高職院校和國外4個國家的10所院校入駐。

“‘絲路工匠’是一個交流平臺,更是一個跨境人才培養的數字空間,是一個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人才流轉中心、項目集散中心。”豐臺職成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趙愛芹介紹,“絲路工匠”職業院校國際合作聯盟網站平臺包括PC 端和移動端, 已搭建7個模塊的服務通道。

趙愛芹表示,數字經濟時代,職業教育要豐富國際合作形式,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平臺可以實現優質課程資源的共享,實現全球視域的高端技能人才培養,亦可引導職業學校與境外優秀職業教育機構聯合開展學術研究、標準研製、師生交流等合作項目,促進國內職業教育優秀成果海外推介等。

“平臺的核心是內容、是課程,今後聯盟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建設並打造‘絲路學堂’大課程品牌。”趙愛芹介紹,全部課程突出“語言+技能+文化”的特點,重點建設傳統文化、專業技能、語言培訓等三大類課程資源包。今後還將完善平臺功能,依託特色課程,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各類培訓,開展境外學生培訓、境外中資企業員工培訓,開展中外職業院校師資培訓、專業建設、文化交流、技術研發等。

向國際社會貢獻教育治理“中國方案”

新冠疫情給職業教育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此次年會上,職業院校代表也分享了新形勢下促進國際合作交流的做法和經驗。

據山東淄博職業學院教師王雅菲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該校開設了線上漢語課程,以保證境外友好院校的對外漢語教學順利進行,此外,還建立了國際漢語師資培訓基地,中俄雙方互建語言文化中心合作項目等。

黃侃認爲,疫情常態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呈現以下趨勢:首先是強化疫情常態下國際化辦學的危機意識;其次,新冠疫情催生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職業院校都在推進國際化辦學全業務網上管理,採用智能信息化手段,提升國際化辦學的管理效率。

針對疫情導致的外籍教師資源短缺、國際交流與留學中斷的問題,黃侃指出,一方面,職業院校要着力培養具備國際化教學能力的中方教師;另一方面,要積極打造“在地國際化”培養模式,即讓學生在本國學校“足不出戶”就可以接受到國際教育課程。

對於新形勢下教育國際合作交流,黃侃建議,加強與發展中國家教育交流與合作,增加發展中國家留學生的名額,真正落實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與此同時,鼓勵職業院校與“絲路”國家職業院校開展合作。支持高水平職業院校到“絲路”國家辦學,支持北京職業院校優勢特色專業與國外優秀職業院校專業對接。

“在疫情常態化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發展的新形勢下,要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黃侃強調,要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鑑、互容、互通,積極向國際社會貢獻教育治理“中國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