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商人建議500億歐元售蒙娜麗莎拯救法國經濟:達芬奇會同意

科學和藝術在今天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門類,做藝術的往往在美術學院、音樂學院,而做科學的是在理學院、工學院。它們貌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科類型。普通公衆也是這麼看的,比方說搜科學家,往往出現這樣的一些圖像:這些科學家穿着整潔,一絲不苟工作,手上操作一些非常神奇的儀器,這是科學家的形象。藝術家是另外一個樣子,往往是不修邊幅,一意孤行的。

科學研究往往是協作性的,集體協作,有做實驗的,有做記錄的……而藝術家往往內心獨白的比較多,更多的強調自己的內心感受。科學的成果往往分成兩大類。下圖中,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手上拿了一個燒瓶,燒瓶裏面大概是一些非常貴重的液體,黑板上還有一些分子式。這折射出科學的兩種成果,一種是理論成果,就是寫在黑板上的一些公式符號;一部分是物質的成果,是手上可以拿到的。而藝術的作品,比方說一幅畫,或者是一幅音樂作品,它的成果也是很不一樣的。

所以科學、藝術在今天的人看來是很不一樣的兩種人類文化形式。對這種不同,還有一些學者做了一些總結,比方說20世紀很有名的藝術批評家潘諾夫斯基說科學和藝術其實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兒?他說科學的對象是現成的,是以自然界作爲對象,自然界在人類出現以前就有,所以科學的對象是現成的。而藝術的對象是被創造出來的,它是人爲創造出來的,這是第一個不同。

舉個例子,這位叫薩頓的人,他是科學史學科的創始人,他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他認爲科學是進步的,而藝術沒有進步問題。什麼意思?科學進步的意思,就是後來的科學家總是比之前的科學家知道的東西要多,後面的人總是享受着科學進步的成果。而藝術就不一樣,很難說現代藝術家畢加索一定比達·芬奇更高明,藝術它是一個高峯接一個高峯。歷史上的藝術家們沒有高低之分。所以科學是進步的,藝術沒有進步,或者說無所謂進步。

第三個例子,科學哲學家庫恩有一句說法:科學和藝術,是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的東西。藝術家目的是創造美學對象,但是爲了創造美學對象,必須有一些技術手段。比方說一個畫家,得懂得造型、色彩的搭配等基本功。作爲一個鋼琴家,得練手指,這個就是技術部分,通過技術來表達,來創造一個美學,一個音樂的審美對象。科學家正好相反,科學家的目的是要解難題,但是爲了解這個難題,往往會使用一些藝術的手法。比方說對稱性或者對稱破缺,或者是和諧、簡單這樣一些美學的元素來幫助解題。看到沒有,科學藝術它是一種正好顛倒的樣子。

當然還有一些說法,比方說這位生物學家叫盧里亞,大概是一個意大利裔的美國生物學家,說藝術的目的在於分享和傳遞感覺和情感,科學的目的在於分享真理。當然這個說法比較常見。赫胥黎講過類似的話。赫胥黎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教育家,被稱爲達爾文的鬥犬,是一個進化論者,很有名的教育家。他也說過,科學的目的是用思想表達事物的永恆秩序,而藝術的目的是用感情來表達,看起來好像就是他們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用思想,一個是用情感。當然這個說法似乎也比較熟悉,也好像不怎麼稀奇。

簡單總結一下,科學、藝術的區別是什麼?對象不同、歷史不同、目標不同、手段不同,這個我就不細說了。很多人可能就有點疑惑了,說:吳老師,今天講這些東西老生常談,能講出什麼稀罕的東西來嗎?對,我也同意,照這麼個講法是講不出什麼名堂的,這實在是太常識、太庸常的說法了。我只是打個底子,從現在開始,進入正題,這些普通的常識是今天要顛覆的東西。

說了半天科學藝術的不同,無非就是說一個求真一個求美,一句話就說完了,說那麼多幹嘛?但是我要質疑的是這個問題,科學求真,藝術求美就是這麼回事嗎?難道科學就不求美,藝術就不求真嗎?科學、藝術真的不一樣嗎?真的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類文化嗎?

再看一些說法,比方說這位英國的著名詩人濟慈,他很年輕就去世了,26歲,很不幸,溺水淹死了,但是他年輕的生命寫出了非常多的在英國文學史上很有影響的詩篇,被認爲是湖畔派詩人。他的詩歌裏有一段話,他說:美就是真,真就是美。這個說法跟剛纔那些人講法就不太一樣。當然,詩人的講法有時不必當真。再看赫胥黎,赫胥黎剛纔那段話可以做另外一個解讀。他說科學、藝術都需要表達事物的永恆秩序,區別只是在於表達的方式不同。但是它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事物的永恆秩序。

李政道先生說,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都是人類的創造力,他們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先生說法就不一樣,他認爲藝術和科學都要求真,它們都要依賴於創造力。這跟剛纔那些人說法就不完全一樣。所以科學、藝術很可能不像想象的那麼不一樣。

但是還不夠。再看第三波人怎麼說的。狄拉克,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狄拉克說,一個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實驗更重要。這話說得挺驚悚的。中國人一般的科學方法論、科學世界觀認爲,科學就是實驗加數學,符合實驗,數學上能夠講得通,那就是科學理論。可是狄拉克居然說讓一個方程很美比讓它符合實驗更重要。這個話如果由我說出來,別人認爲是胡說,怎麼能說實驗不重要?可是人家狄拉克不是一般人,大物理學家,他爲什麼這麼說?外爾是一個很有名的德國數學家,也是個理論物理學家。他說:我的工作總是盡力把真和美統一起來,萬一不能統一,非要二者中選一的話,我通常選美。這聽起來也很怪,一個著名的數學家,一個物理學家,居然認爲美高於真。

剛纔兩個人,一個數學家,一個物理學家,免不了純粹科學家們比較重視形式之美。錢德拉塞卡也不是一個純粹理論科學家,他是一個天體物理學家,是個印裔的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他說科學理論的成就,就在於它的美學價值。科學在藝術上不足的程度就是科學上不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說,越藝術越科學,越不藝術越不科學。海森堡說一旦發現了自然界中那些特別美的東西就不能不相信它是真的,叫做“以美啓真”。好了,現在問題來了,這就是我今天要談論的問題,爲什麼這些科學家居然高調地強調美高於真,這些科學家都是頂級科學家了,都是很偉大的科學家。那麼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們是想表達一種高攀藝術的很可疑的動機嗎?

再看看其他人的一些說法。庫恩說公衆厭惡科學,當然公衆是指美國公衆,不是中國公衆。美國公衆厭惡科學,往往是厭惡整個科學。美國有很多人可以大言不慚地說科學太討厭了,我不喜歡。但是沒有公衆說我厭惡整個藝術,我只能厭惡某些藝術。比如說畢加索藝術太扯了,我喜歡達·芬奇,我喜歡拉斐爾……但是他不會說不喜歡整個藝術,這很有意思。公衆居然敢於厭惡整個科學,但是他只敢厭惡某些藝術,而不敢厭惡整個藝術。這大概是一個實情。

這樣一來,就有一個疑惑:公衆的心理和科學家的這種說法,難道是在表達一種所謂藝術高雅、科學粗俗的感覺嗎?經常說藝術陶冶心靈,很少說科學陶冶心靈。總是說科學是生產力,給人感覺科學就是一個蠻力,是一個壯勞力,科學家都是壯勞力,而藝術家都是很高雅的人士。說高雅藝術進校園,從來不說高雅科學進校園。這裏面言下之意包含了某種我得打問號的這樣一些時代的情緒,這個情緒不是不重要的,因爲事實上,現代社會多數人就是這麼看的,認爲科學就是提供生產力的,藝術就是陶冶心靈、提供高雅情懷的。

但這種狀況是一個永恆的狀況嗎,是固有的嗎?當然不是,只是一個現代特有的現象。所以今天要追溯一下,爲什麼那些頂級科學家不斷地要追索美的來源。科學和藝術其實是享有共同起源的,它們的分野是非常晚近的現象。

今天說藝術是文科的,科學是理科的,好像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門類,可是這種分野其實很短,18世紀以後才分出來,到今天也就300年。科學藝術在300年以前,就是一家人,沒有分開。所以今天要理解科學、藝術這樣一種分野,它們的內在關聯,就需要追溯到它們早期一家人的那個時候。要追根溯源!

中文的“科學”來自英文的science,science來自於拉丁文的Scientia,Scientia來自希臘文的Episteme;藝術(Arts)來自拉丁文的Ars;技術(technics)、Ars共同的來自希臘文的Techne。Techne 和Episteme這兩個希臘文在古典時期是混用的。也就是說科學、藝術、技術在古典時期是沒有分得特別清楚的。下面仔細來看看。

希臘時期,Techne屬於技藝的東西,又是技術,又是藝術,也被認爲是一種知識。羅馬時期,知識或者科學又被認爲是一種藝。藝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說,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那叫藝。中國古代講藝不壓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是通過學習獲得一些特有的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能力,那叫藝。所以科學當然也是一種藝。

古典時期科學、技術、藝術,在稱呼上是統一的。以亞里士多德爲例,亞里士多德提出科學或者知識的三分法,他認爲人類的知識或者科學分成三個等級。最高的等級就是思辨科學,就是沒有用的,純粹的科學是最高級的。其次有點用的要低一點,叫實踐科學,比方說政治學、倫理學、經濟學。那時古代沒有經濟學,就是家政學,economy中eco就是家的意思。第三流的科學就是人工製造的科學,叫創制的科學。人工製造的科學包括什麼?既包括今天稱爲藝術的東西,比如說詩歌、戲劇,也包括建築,也包括醫術,這些統稱爲創制科學,它屬於三流科學。很有意思,亞里士多德區分科學的高低的時候,他是以思辨科學爲最高的知識,而藝術的東西屬於三流科學。

希臘人尊科學而貶技藝,它是有道理的。什麼道理?第一他認爲科學是無功利的,技藝是有功利目標的,越沒有功利目標越高級。沒有功利目標的學問,它是自由的學問,越是自由的學問越是人性的學問,越是高級的學問。所以技藝在這個意義上,它比科學要低,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和他們對自然的理解有關係,因爲科學是追隨自然的,是遵循自然的。大家知道科學的核心學科是Physics(物理學)。物理學這個詞來自希臘文,就是關於自然的學問,Physics是關於Physi的學問,Physi是希臘文,對應的拉丁文natura變成英文就是nature,中文就變成自然。所以物理學這個詞很不幸的是它脫離它的詞根,從中文看不出來聯繫。理論上說,把nature譯成“自然”,那麼Physics應該譯成“自然學”比較合適。

總歸,科學的核心物理學是追隨自然的。而技藝是要違背自然的,要創造一種自然中不曾有過的東西,所以亞里士多德認爲這是不好的。自然的意思就是一個具有內在源泉的、一種具有內在邏輯的領域。所以說崇尚自然就是崇尚理性,而崇尚理性,說白了就是崇尚自由。自然、自由、理性,在希臘人那裏,是同一個意思,都是要追求一種自主的、一種由着自己的狀態。

希臘是科學精神的起源地,希臘人那種自由的人性就註定了科學只能誕生在這樣的一個文化的土壤之中。自由的科學,第一個特點就是非功利的。所以希臘人特別強調越是非功利的學問,越是科學的學問,越是純粹的、頂級的科學。亞里士多德就是這麼劃分的,而且希臘人自由的科學,因爲它是非功利的,它的目標並不是得出某些今天熟悉的一些結論,解決某些問題,恰恰希臘的科學是一種內在演繹的科學,所以希臘的數學不是算術,它是推理和演繹的體系,希臘的天文學目標也不是去預測,是要構造一套理性體系。所以希臘整個的科學類型,作爲現代科學早期的一個範本,它追求的是內在演繹。

亞里士多德做了一些解釋,他說頂級科學就是自由的科學。因爲不以實用爲目的,就是追求知識本身,追求純粹的知識,那就是自由的表現。所以他說,自由人當然應該追求自由的知識。這就是說希臘是科學起源的一個根本的原因。

羅馬時代一直到18世紀,整個歐洲世界,所有的學問不再是按亞里士多德時候分成三類,他們把它變成七類,叫做“自由七藝”,就是我剛纔說的藝不壓身那個藝。所有的自由民的子弟,也就是所有有教養的階層,他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學七門功課。七藝,seven liberal arts。Liberal  arts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因爲現在美國某些學校本科學院裏面還用這個詞。liberal arts哪來的,就是從羅馬過來的。

七門自由之藝分成文科三藝和數學四藝。文科三藝就是邏輯、文法、修辭,理科四藝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很有意思的是,音樂居然是屬於數學學科。到了中世紀,隨着奴隸制的解體,對純粹自由藝術的嚮往就不夠了。因爲中世紀開始,隨着那些手工藝人地位的提高,又出現了機械之藝, 即mechanic  arts。歐洲後期手工業開始興起,新興的商人階級也開始蠢蠢欲動。資本主義發展的前夜,需要很多新的工匠,所以又出現所謂的手工七藝的說法。Mechanical  arts也可以翻譯成手工七藝,它對應的就是liberal arts。Mechanical  arts是哪七種?就是毛紡、軍裝、航海、農藝、狩獵、醫術、戲劇。

大家注意看,今天被稱爲藝術的門類,它是分別列於兩個不同的藝裏面的,比方說音樂在左邊,建築、繪畫、雕刻、戲劇在右邊。在中世紀晚期,科學、藝術還沒開始分野,近代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科學、藝術分開,以及導致科學求真、藝術求美這樣的一種很常識的看法?原因就是近代的科學本身發生了蛻變。

近代科學的起源很簡單地,就是改造自由七藝,結合機械七藝,也就是說哲學家傳統和工匠傳統相結合。再簡單的說,數學加實驗就是大家熟悉的現代科學。可見,現代科學跟希臘科學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希臘科學是純粹的科學,是理性的科學,稱爲求真的科學。我給它起個名兒叫science for truth,只爲求真,不爲別的。但是現代科學不一樣,現代科學自從培根提出knowledge is power之後,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求真的科學,它要透過求真來求力量,我稱它science for power。這是一個大的變化。

當然了,這種轉變不是一步到位的。早期的科學家還是繼承希臘傳統,管自個兒的學問叫做哲學,還是以求真爲主要目標。比如說牛頓,他管自己叫自然哲學家,這個東西當時也沒有什麼用,也沒有表現出power出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在英語國家裏面,管物理學都叫自然哲學。

科學這個詞,它是隨着科學家這個詞的流行開始流行的,之前科學家管自個兒叫natural philosopher,自然哲學家。一直到19世紀,19世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在這個世紀,科學全方位轉化爲技術,使得科學力量的特徵兌現了,以電磁學轉化爲電力工業和電訊業,化學轉化爲化學工業,實驗生理學轉化爲實驗醫學爲標誌。19世紀全面地實現了科學向技術的轉化,科學真正變成了一種技科,technoscience,變成第一生產力。

這個時候科學家的身份也開始統一出來了。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姆·休厄爾在1833年發明了scientist這個詞,這個詞用來標誌着一種科學的職業化時代的到來。scientist這個詞一開始不受待見,科學家們很不喜歡,這個詞給人感覺像個壯勞力一樣的,好像是打工的。早期科學家們就很不願意管自個兒叫scientist。不喜歡沒有用,大勢所趨。從19世紀以後,科學的分科化、專業化、職業化、力量化,這四化成爲不可抗拒的潮流。隨着四化,馬上帶來了兩種文化的分裂,即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到了20世紀40年代,C.P。斯諾就開始大聲疾呼,大家不要搞成兩撥人,互相之間要理解。 

這種分裂,引發了很多的迴響。大家知道人類文化需要多元化,需要分工,但是它更加需要相互理解,相互統一。就像一個人,如果有兩套神經系統的話,就是個精神分裂的人。人類文明也是一樣的,如果文明基因裏面一部分是完全不懂文科的理科生,一部分是完全不懂理科的文科生,那就是人類整體上的精神分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外一方面,實際上這也引發了科學家自己的憂慮。比方說愛因斯坦就發出過這樣的一些感嘆,他在給牛頓的《光學》一書寫序的時候,開頭是這樣一句話:幸運啊牛頓,幸福啊科學的童年。這句話很讓人費解,給人一種感覺好像他受了什麼委屈一樣。他究竟是因爲什麼這麼說?

愛因斯坦深深地感覺到,科學越來越變成一種單純的生產力,變成單純的壯勞力。人們普遍不把科學作爲人類精神的一個思想源泉,科學慢慢喪失它的精神高地,這是他特別憂慮的地方。所以他多次反覆的大聲疾呼,科學是人類精神的自由創造和自由發明。

講完科學,來講講藝術。什麼是藝術?現在所說的藝術其實指的是fine arts,美優之藝,或者叫美術。什麼是美優之藝?如果單純的講arts,不一定指向藝術家做的事情。著名的藝術批評家貢布里希有一個說法,他說如果某些事情本身成了目的,它就是藝術。“本身成爲目的”,聽着挺耳熟的。古代希臘人玩科學,就是把玩科學本身作爲目的。按照貢布里希的說法,古代的希臘科學家都是藝術家,因爲他們就是以玩本身成爲目的的。大家看到這些微妙的轉型,科學家開始把高地讓給藝術家了。

潘諾夫斯基說,一個東西具有純粹的審美意義就是藝術。注意純粹這個詞。潘諾夫斯基還舉了個例子,說請一個朋友喫飯,發一個請柬,請柬如果只是告訴大家,只是提供一個message,告訴一個信息,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喫飯。這個請柬一旦完成它的使命以後就沒有價值,可以扔掉了。就像平時發微信通知一樣。但是如果特別強調請柬本身的形式、寫法,它就越來越像一個藝術作品。比方說用詩歌的語言來寫,比方說請大書法家來寫,那麼請柬本身就不是單純的一種功能意義上的東西,它變成自身就有價值。所以藝術和非藝術根本的區別是什麼?是在於它有沒有用,越沒有用越像是一個藝術品,越有用就越不像是個藝術品。所以什麼是藝術?從現代眼光看,藝術就是無功利的顯現自身。在博物館裏陳列的那些藝術品,都是不能用的。

海德格爾有一段話講得非常的詩意,當然是哲理詩意。他說神殿是何以成爲神殿的,它就是因爲神殿讓岩石的堅硬性表現出來,讓金屬的光輝表現出來,讓顏料的色彩表現出來,讓事物自身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它就變成一個藝術品。所以什麼是藝術品?當事物以其自身的質料顯現自己的時候,它就變成藝術品,包括語言。

所以現代講藝術的時候,往往是跟實用相區分的,fine arts跟實用工藝相區分。現代社會把技術和藝術分開,這種分開可不是一開始就分開了,是慢慢分開的。在希臘時期,都是一回事。

現代藝術是怎麼構建自己的?古希臘其實沒有藝術門類,當然有一個繆斯女神,但是繆斯女神掌握的也不光都是藝術,比方說天文也歸她管,歷史也歸她管,所以不能說繆斯女神是一個在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女神。

再回顧一下,所謂的“自由七藝”和“機械七藝”裏面,音樂、建築、雕塑、繪畫、造型藝術、戲劇語言藝術屬於不同的門類。現代藝術把自己構建出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機制,就是把實用的部分慢慢掏空掉,變成一個純粹藝術。所以我說是改造機械七藝,結合自由七藝。

舉個例子,透視法早期是工程上使用的方法,建築師玩透視法,慢慢的數學家也參與研究這個事兒。達·芬奇帶領他的同夥們開始認真的學習透視法,學習數學。以達·芬奇爲代表的這些現代藝術家,其實是跟科學家們一起來構造新時代的物理空間和藝術空間。所以現代科學和現代藝術是一起成長起來的。貢布里希就講,很多人說達·芬奇把科學藝術結合起來,這是很胡扯的說法,因爲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分開,還結合什麼。大家看看達·芬奇是個什麼人,他的職業是什麼?達·芬奇一會兒修炮樓兒、發明大炮,發明起重機,又去做雕塑,又去做繪畫。今天覺得他是一個百科全書的人物,在當時背景上看,他是一個很單純的軍事裝備家,或者簡稱軍裝家。達·芬奇是這麼一個人,他不是一個今天所說的跨越文理,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說他是百科全書,那是一個時代錯位的說法而已。看那時候的藝術家、科學家之間,其實不是分得那麼清楚的。一方面藝術經常表現科學,比方說《蒂爾普醫生的解剖課》,比方說《尋求哲人石的鍊金術士發現磷》,這是藝術家表現出來的。

科學也藉助藝術。這是著名的伽利略手稿。伽利略用望遠鏡看月面,坑坑窪窪。大家知道望遠鏡下看的是個二維圖像,怎麼知道是坑坑窪窪?一個完全沒有透視法訓練的人,是不可能知道這些陰影是表示坑坑窪窪的。伽利略是利用了他自己非常熟悉的透視法的繪畫技巧,才辨認出月面上是坑坑窪窪的。在伽利略以前,已經有人把望遠鏡對準了月亮,但是沒有人像他那樣的發現月亮是坑坑窪窪的,因爲那些人都不具有繪畫基本的素質。

科學、藝術的分野是比較往後的,什麼時候開始慢慢分的?瓦薩里,最早爲達·芬奇寫傳記的那位,他就提出設計藝術的概念。大家知道過去有自由藝術,有機械藝術,現在提出新的概念叫設計藝術。他想把軍裝家那部分東西掏出來,單列一個門類,叫設計藝術,而且自己辦美術學院。本來的軍裝家是跟着師傅,師傅帶徒弟。瓦薩里說,咱們跟技師們是不一樣的一類人,咱們是藝術家,咱們得辦藝術學院。

自由之藝、機械之藝之後,第三個概念設計之藝出來了。又過了幾十年,法國人佩羅又提出美優之藝的概念,fine arts,第四個藝術概念,用它來代替liberal arts。很有意思的是,在fine arts 裏面,居然出現了光學和力學這樣的學科。光學、力學是屬於fine arts裏面用來代替liberal arts的,說明佩羅的意義上,科學、藝術還是沒有分開。

神父巴託正式把藝術分成三類,分別稱爲美的藝術、手工藝術和融合藝術,其實關鍵就是美的藝術被構造出來。到了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思想家們——百科全書派,正式把科學、技術、藝術三分。從那個時候開始,從百科全書學派開始,科學、藝術才分開。

藝術的起源也是和藝術家有關係。18世紀開始就有藝術家(artist)這個說法,而19世紀纔有科學家這個說法。從詞源角度看,科學家晚於藝術家。在近代的構造過程中,藝術家最先被構造出來,其次科學家被構造出來。總結一下,這裏面有一個科學下行的過程,科學由高高在上的一種所謂純粹的、自由的、無功利的探索,成爲歐洲人文思想的源泉的這樣一個學問,慢慢變成了一種實用之術——由一種求真的科學變成求利的科學。

而藝術是一個上行的過程,藝術本來是一個手工藝人爲了實用的目的、功利的目的,搞一些人工的製品,現在變成了一種自由之藝,變成了美優之藝,變成了純粹的審美活動。但是無論上行還是下行,基本的標準自由都是他們共同的起源。如果從希臘的角度來看它們,就很容易看出科學、藝術本來就是一家人,沒什麼稀奇的,就像多年失散的兄弟,一旦唱起希臘的歌曲,就認出了彼此一樣。

卡西爾是一個德國哲學家,他說對希臘人來說美和真其實是一回事。音樂學作爲數學學科就是這個道理,它透出的是一些和諧的比例。舉個例子,Cosmos這個詞沒辦法翻譯,把它譯成宇宙,實際上是非常勉強的。這個詞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有和諧的基本意思,它的反義詞就是chaos,混沌那個詞。

關於和諧的追求,在文藝復興時期既是科學家的追求目標,也是藝術家的。藝術家研究人體小宇宙,天文學家研究宇宙大宇宙,其實他們基本的情趣是很相似的。所以彭加勒說(彭加勒是19世紀後期的一位法國數學家,也是一個全才,也是物理學家,也被認爲是對狹義相對論的發現有貢獻),從事研究不是因爲有用,是因爲有樂趣,因爲它很美。

古典的科學從希臘到今天,都是出於一種對宇宙秩序的美的追求,比如開普勒宇宙體系。開普勒是一個狂熱的畢達哥拉斯主義者,他希望通過數的比例來整合宇宙的秩序。他早期提出一個著名的所謂通過五個正多面體內接和外切的方式,構造六個天球,而這六個天球正好就是金木水火土地這六大行星的運行軌道。開普勒幹完這個之後高興得不得了,認爲是一輩子最偉大的成就。正多面體只有五個,行星只有六個,五和六之間有這種關係,他非常高興。再比如說歐拉公式,這公式是挺令人震驚的,如此簡單的公式裏面,數學的基本元素0和1,虛數i ,無理數π和e就以這種方式呈現。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也是,特別簡單。三段論推理也特別簡單,而這些事情它不是象徵什麼東西,它不是說我代表什麼,不是。它就是自身,就是把邏輯自身的嚴格和那種純粹性表現出來。所以說什麼是美,美就是事物如其所是的自身顯現。

古典的藝術和古典的科學是一樣的。一旦回到科學、藝術的源頭,就會發現它們其實是會融爲一體,簡單說,它就進入一種美就是真的狀態。

今天我講科學和藝術,用意不是劃分它們的不同,我是講它們的關聯,深層的關聯。在一種特別深層的精神氣質上的關聯是什麼?就是自由。今天要真正地理解藝術的真諦、科學的深意,就得回到自由維度上來。對於一個實用主義盛行的民族來說,尤其應該瞭解科學的本源,它是出自對自由的一種追求。

吳國盛: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系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學思想史、現象學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科學傳播與科學博物館學。

主要學術著作有《由史入思》(2018)、《什麼是科學》(2016)、《希臘空間概念》(2010)、《技術哲學講演錄》(2009)、《時間的觀念》(2006)、《追思自然》(1998),另有《科學的故事》、《科學史筆記》、《科學的歷程》、《現代化之憂思》、《反思科學講演錄》、《科學走向傳播》、《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等。

演講者:吳國盛

文字整理:貓擼火鍋

審讀:wj

排版:John

由於微信公衆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墨子沙龍的推送。爲了不與小墨失散, 請將“墨子沙龍”設爲星標賬號,以及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授權或合作請聯繫微信號MICIUS-SALON或[email protected],轉載微信原創文章可直接後臺回覆“轉載”查看轉載說明

墨子沙龍是以中國先賢“墨子”命名的大型公益性科普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等協辦。

墨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國早期科學萌芽的體現,“墨子沙龍”的建立,旨在傳承、發揚科學傳統,建設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倡導、弘揚科學精神。科普對象爲熱愛科學、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衆,我們希望能讓具有中學同等學力及以上的公衆瞭解、欣賞到當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學進展、科學思想。

以上內容來自墨子沙龍“博物館 · 科學與藝術”活動(2021年4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