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梁梟

“要致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是致富的必要條件,也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堅強基石。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開局之年。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交通事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毛細血管一樣延伸的交通網絡,重塑了神州大地的時空格局;如大動脈一般的高鐵縱橫交織,運載希望,通向未來。

高鐵的發展在數十年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成爲了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是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運營動車組最多、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3.79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八縱八橫”主骨架已搭建七成以上,全國高鐵網已覆蓋94.7%的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科技創新是我國高鐵突破性發展的引擎。“CR450科技創新工程”,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在鐵路應用……未來的高鐵不僅在速度和安全性上更進一步,還將更加智能、更加舒適。

高鐵運營里程5年翻1倍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這一文件指出,從2021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分兩個階段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2020年8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在官網披露《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2035年時將建成全國鐵路網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並提出了9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截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3.79萬公里,較2015年末的1.98萬公里增長近1倍,穩居世界第一。另外,據國鐵集團方面透露,“八縱八橫”主骨架已搭建七成以上,全國高鐵網已覆蓋94.7%的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高鐵在全國織網,提升了人們的出行效率,擴大了人們的生活半徑。“復興號”時速達到350公里,是世界上高鐵的最高運營速度。而以北京爲例,旅客乘高鐵半日內可到達五十餘座城市,跨省上下班已成爲現實。

當下,高鐵已經成了不少人的出行選擇。“北京至天津城際高鐵,如果從北京南站和天津站連續發車,旅客可以像乘坐公交車一樣隨到隨走,最短髮車間隔爲3分鐘。2008年以來,中國高鐵累計運送旅客已超過100億人次。”中國中車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中國高鐵採用高密度、公交化的開行方式,極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按照國鐵集團披露的《規劃綱要》,我國將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著名軌道交通領域專家孫章曾向記者分析指出,我國內部的旅遊資源、經濟發展和市場繁榮,主要靠城市羣建設帶動,這也正是國鐵集團提出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目標的背景。

技術創新鞏固領跑優勢

中國高鐵在適用性上有着其他國家難以趕超的優勢——高鐵的觸角觸及了從冰雪覆蓋的高寒地帶到熱帶海島在內的廣闊地域。高寒、高溫、高溼、高海拔、高風沙、高速、高密度……各種運營需求和複雜的環境條件,中國高鐵都能夠滿足。

自2017年“復興號”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中國高鐵動車組技術進入了自主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新階段。未來,中國高鐵仍將沿着自主創新的路徑繼續前行。《規劃綱要》指出,在創新技術層面,到2035年,鐵路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鐵路科技創新體系健全完善,關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先進適用、安全高效,智能高鐵率先建成,智慧鐵路加快實現。

技術創新是中國高鐵從後來者趕超至領跑者的根基。2021年初,國鐵集團啓動了復興號“CR450科技創新工程”,其中,“CR”是中國鐵路的簡稱,“450”則是指時速400公里等級。國鐵集團將推進關鍵技術指標論證和頂層指標體系編制,開展系統集成、輪軸驅動、制動控制、減震降噪等關鍵技術攻關。

“我們計劃在時速350公里高鐵基礎設施條件上,主要通過對高鐵移動裝備技術的全面提升,即研發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的復興號動車組新產品,實現我國高鐵更高商業運營速度,持續鞏固我國高鐵領跑優勢。”今年5月底,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強調,堅定不移深化鐵路科技創新,努力提升鐵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爲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高鐵產業鏈廣泛受益

毫無疑問,高鐵的發展帶動了國家基礎工業能力的提升,高鐵承載的不僅是客流,還有產業鏈的新生與突破。

中國中車分享了一個案例:高速動車組採用大斷面薄壁通長型材鋁合金車體結構,每輛車有100多種鋁合金型材,型材最薄處只有1.5毫米,技術含量極高。而在最開始研發製造動車組時,國內根本找不到能夠配套生產出符合高速動車組安全標準的鋁合金企業。在國內經驗基本爲零的情況下,中車組建團隊,與民營企業組成聯合攻關技術組,歷經一年多驗證,成功實現了100多種鋁合金材料的高質量國產化,不僅解決了鋁型材國產化問題,而且還帶動了國內民營鋁型材製造企業發展。

隨着高鐵技術的突破及運營能力的提升,相關產業鏈企業走入投資者的視野內,A股中的“高鐵概念”一度成爲熱門概念板塊,相關的數十家上市公司成爲投資者資產重點配置的對象。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高鐵給產業鏈發展帶來的勃勃生機。

不僅產業鏈受益於高鐵發展,普通人的生活也因高鐵到來發生巨大變化。臨近中朝邊境的小鎮二道白河鎮居民對此頗有發言權,著名的長白山就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安圖縣到2020年才實現脫貧摘帽,旅遊業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當地的出租車司機也是一個相對龐大的羣體。依託遠道而來的遊客資源,他們經營着從長春、敦化等高鐵站到二道白河鎮的中長途運輸生意。

今年年底,從長春直達長白山的高鐵將通行。“到時候大家來就更方便了,遊客會更多。”當地一位出租車司機表示,他期盼着高鐵爲小鎮帶來更多的活力。

高鐵線路延伸帶動縣域經濟一片歡騰,這正是我國持續增加高鐵里程並強調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的重要考量因素。“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等19個城市羣。業內認爲,這19個城市羣就是我國今後繁榮經濟的重點,城市圈內部主要通過城際鐵路來活躍,城市圈之間則需要高鐵來聯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