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太大了,太羨慕他們了”,能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羨慕的“家”,長什麼樣?

航天員聶海勝進入核心艙畫面

6月17日,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按計劃,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3名航天員將完成爲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他們的太空之家也隨之曝光。

艙內景,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據瞭解,爲提高航天員太空生活的舒適度,設計師們爲航天員預留了相對充裕的生活環境,艙內活動空間從天宮一號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配備了3個獨立臥室和1個衛生間,保證航天員日常生活起居。

除此之外,隨着10多年來我國無線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飛躍,設計師們在之前的總體設計方案上不斷升級,採用全新的信息技術,讓中國空間站有了“移動WiFi”,並創造了一個智能家居生活空間。

在中國空間站裏,設計師們給每一個航天員準備了一個手持終端 ,航天員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通過APP調節艙內照明環境,睡眠、工作、運動等模式都對應不同的艙內燈光,能避免航天員長時間處於單調的環境所帶來的不適。

智能家居在航空站是首次亮相,在地球上卻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年。人們已經習以爲常的感應燈、門禁對講系統、電動窗簾等都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有了5G+AIoT的賦能後,智能家居更是走向一個新的階段,如太空艙內根據場景自動調節光線的功能已經走進了日常生活。

當感應到大門打開時,客廳的燈光會調節到明亮狀態;說出“我要看電影”,家中電視自動開啓,窗簾自動關閉,燈光也相應調節到較爲昏暗的觀影狀態;去餐廳喫飯也是如此,指令發出後,客廳燈自動關閉,餐廳亮起,而且還會自動播放適合就餐的音樂;當進入睡眠模式時,主光源會先自動關閉,剩下的牀頭燈會漸暗,幫助身體進入睡眠狀態。

智能家居市場的潛力有目共睹。IDC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預計接近2.2億臺,同比增長4.0%,到2024年出貨量將增長到近5億臺,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3%,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大關。

龐大的市場也吸引着從業者的投入,試圖開闢出更爲廣闊的新業務。

尚品宅配目前就正和創米科技在進行BIM整裝戰略結合,其總經理李嘉聰說:“以智能門作爲整裝業務的切入點,率先在尚品宅配整裝大店落地,並陸續將這種模式鋪到全國門店的樣板間,消費者對智能的先進性能夠擁有看得見、摸得着的直觀體驗。”

BIM系統此前多用於建築信息領域,上海中心大廈、上海迪士尼城堡就是用了該技術。在推動家裝數字化的過程中,BIM系統則應用在戶型構建、軟硬裝設計、施工圖生成、用量報價計算等方面。

創米科技創始人、CEO李建新對此表示,全屋智能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和裝修結合,未來的智能家居服務一定是以定製前裝爲主,與部分智能單品並存的時代。

不過,阻礙智能家居發展的困境也顯而易見。

首先,爲了跟上潮流,部分產品被生硬地貼上智能標籤,並沒有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體驗感差;其次,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家居生態繁多,除了自帶基因的互聯網企業入局外,傳統家居品牌也在打造自己的生態,而這些生態並不互通,限制了智能家居發展的腳步;此外,智能發展需要數據的支撐,而“懂你的”家居系統在收集和使用數據時必然牽涉到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目前這方面的發展還較爲粗放,企業要加強管理,相關部門和行業有需要給予約束和標準。

因此,小步快跑的智能家居業想要起飛的話,仍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來源:澎湃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