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爾塔變異毒株已傳播至92個國家,核酸檢測能否跟上它的腳步?

記者 |原禕鳴

編輯 |謝欣

變異的新冠病毒Delta毒株,正考驗着中國對新冠病毒的防禦能力。

6月19日,深圳市通報上一日兩名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所感染的病毒均爲變異新冠病毒Delta毒株。而5月21日報告第一例本土感染的廣州疫情,也是由該變異新冠病毒導致。

爲應對Delta變異毒株,廣東省多地已開展多輪大規模核酸篩查。深圳市副市長陶永欣6月19日在深圳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深圳市涉及的重點區和重點行業已經開展多輪大規模核酸篩查。6月21日,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等地也啓動了全市核酸檢測。

這也被認爲是中國與Delta變異毒株的第一次正面遭遇戰,在有着超強傳播力的Delta變異毒株面前,國內所依靠的核酸檢測手段將如何應對?

超強傳播力的Delta

Delta變異毒株是由新冠病毒B.1.617.2變異株進一步變異而成的,最早發現於印度。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給這種變異病毒起名爲Delta(德爾塔)變異株。

與其他毒株相比,Delta變異毒株最讓人警惕之處在於其超強的傳播力。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6月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Delta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是目前已經確定的幾個新冠病毒值得關注的變異株裏傳播能力最強的,比過去的老的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00%,也比英國首先發現的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提高了40%多。

超強的傳播力也讓Delta變異毒株迅速在全球蔓延。

英國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當地時間6月18日發佈報告表示,該國自6月11日以來,感染“德爾塔(Delta)毒株”的病例增加了33630例,根據最新測序和基因分型數據顯示,過去一週,英國目前有99%的確診病例感染了Delta變異毒株。俄羅斯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表示,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體內都發現了Delta變異毒株。

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6月18日則表示,最初在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Delta正成爲全球主要流行的變種病毒株。根據世衛官員16日發佈的數據,Delta變種已傳播至超過80個國家。

萬孚生物方面對界面新聞介紹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發現的變異株有多種,但是引起科學家們注意的主要是英國株(Alpha)、南非株(Beta)、巴西株(Gamma)、印度株(Delta)等變異株,上述變異株在傳染性以及免疫逃逸方面都有所增強,對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種工作都帶來了新的挑戰。

而除了急需研究各種新冠疫苗對變異毒株的保護效力,作爲疫情防控的另一款有力武器,現有的核酸檢測手段又能否準確的檢測出Delta變異毒株?

核酸檢測迎戰Delta變異毒株

華大基因向界面新聞介紹,在實踐中,核酸檢測準確性會受到病毒特徵、檢測產品或技術本身、採樣過程、樣本儲存、運輸及檢測能力等因素的影響。

而核酸檢測是對新冠病毒特徵RNA序列進行RT-PCR擴增反應,體外定性檢測受檢者樣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由於核酸是病毒的遺傳物質,理論上對新冠病毒的特徵序列進行核酸檢測就可以確定是否爲新冠病毒感染。而不同生產商在設計核酸檢測試劑盒時使用的引物探針並不相同,對新冠病毒突變株的檢測能力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副教授張洪濤用“拉鍊”來比喻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介紹到,DNA有兩條互補的拉鍊,檢測病毒的PCR反應,也是按照兩條鏈的互補性進行的。

“PCR就是把互補的兩條拉鍊從其尾巴的位置拉起來。變異新冠病毒可以理解爲拉鍊上的某個齒壞了,但如果壞在中間,也許還拉得過去,但如果拉鍊的尾巴位置壞了,PCR就拉不過去了。”張洪濤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張洪濤表示,一般檢測試劑盒裏也會同時有兩條、甚至三條拉鍊,雖然病毒突變頻繁發生,但是幾條拉鍊同時都壞掉的概率非常小。因此如果是“中間的齒壞了”原有的核酸檢測試劑一般還能檢測出病毒,但可能會只有在變異新冠病毒載量更高的時候才能測得出,如果疫情變嚴重了,就要考慮更新檢測試劑,以方便在感染早期就及時發現感染者。因此他認爲,可以先用原有的新冠檢測試劑進行大規模測量,再針對性地對陽性患者來使用特定試劑以精確篩查。

不過,據萬孚生物介紹,國內此前已上市的大多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不能夠區分新冠普通株以及變異株,這給相關流調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這也就要求新冠核酸檢測廠家要具備快速響應能力以及快速研發能力,以便應對未來新發現的變異株的檢測,新開發的試劑如果需要快速上市,儘早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還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先對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知道拉鍊壞在哪,纔可以針對拉鍊的變異進行的調整。“測序完成之後,制定出相應的檢測試劑是十分容易的。”張洪濤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目前,英國和國內都已經研發出了針對Delta變異毒株的新冠檢測試劑。6月9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翔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透露,達安基因、萬孚生物都開發出了新的核酸檢測試劑。

復星醫藥旗下復星診斷對界面新聞介紹,針對變異毒株的“檢測”和“鑑別”概念不一樣,“檢測”是檢測新冠病毒陽性與否,而“鑑別”具體是哪種變異毒株則需要採用另外的試劑或方法。目前變異毒株種類鑑別國內多用測序法,也可以採用專門的變異株鑑別試劑。

萬孚生物對界面新聞表示,針對突變毒株的新檢測試劑不需要進行太大的改動,只需要開發針對的變異株的特異性的引物及探針,對反應體系進行適當調整,並進行臨牀驗證即可。

不過復星診斷也表示,其自主研發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同時檢測ORF1ab、N和E基因等3靶標序列,各靶標結果相互驗證,對低病毒載量樣本及發生點突變的病毒株,不易發生漏檢,根據其對引物探針與國際上最新變異株(包含但不限於B.1.1.7、B.1.351、P.1、B.1.617變異株)攜帶的突變位點的核對,結果證實不會出現脫靶和漏檢情況,可保證該試劑針對變異株檢測和常規新冠病毒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敏性一致。

而在實驗室檢驗流程上,金域醫學和多家檢測企業都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變異新冠病毒的實驗室檢驗流程上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一致,無需調整。

雖然檢測試劑的開發並不困難,但如何在實踐中保障大規模的檢測結果對各個省市來說仍然是個考驗。“既要同時對大規模人羣進行檢測,又要防止人羣互相感染,還要防止新冠疫苗污染核酸檢測的結果。”張洪濤提到了落實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難處。

華大基因也向界面新聞表示,核酸檢測的採樣過程、樣本的儲存、運輸的安全性都是大規模進行核酸檢測所需面臨的挑戰。

此外,新研發的針對Delta變異毒株的試劑盒的產量提升也需要時間,而在於Delta變異毒株的交手中,依然需要足量的新試劑來保障大規模檢測的準確性,這在短期內也可能會成爲一個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