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推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和基层一线流动。如何创新激活人才内生动力,让人才在基层融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乡村振兴赋能提质,是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的“必答题”。

近年来,很多地方在人才评价、柔性引才、环境营造等诸多方面做了尝试和改革,改变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向,但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别和资源差距,优质人才资源在许多地方依旧下不去、留不住、呆不久。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地方涵养人才的“土壤肥力”不够,“浅水困龙”“牛刀杀鸡”,干事创业的“磁场”吸力不强;有的地方在选人用人时还存在“思维定式”,“人才没来当个宝、来了不用像根草”,人才短视和智力浪费还时有发生;还有的地方过于追求“外来和尚”,忽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使用,导致“招进女婿气走儿”的现象。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让人才向一线涌流、在基层发光,既要在观念方法上“软”纠偏,也要在服务保障上做足“硬”功夫。要因地制宜、出真招实策,制定好保障助动人才流动的政策法规,切实打通揽才用才“堵点”,解决好“挠头事”。要提高眼界和格局,摒弃“楚汉分明”的引才观、“画地为牢”的用才观,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导向,变“单位人”为“社会人”,不断提高人才性价比和适用率。要不以论文、荣誉、资历论英雄,投入“真金白银”,让人才在基层一线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不断提升人才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广大人才应改变“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基层一间房”的就业择业观,眼光放远一些、步子迈稳一些、根子扎深一些,把自身事业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扎根基层沃土寻梦逐梦,方能彰显人生价值、书写精彩华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