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體壇新視野

  6 月 21 日上午,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官方宣佈,俱樂部已經完成了股權變更,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控股股東中赫集團受讓中信集團所持有的俱樂部 36% 股權。至此交易已全部完成,中赫集團現持有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 100% 股權。這也意味着國安的名稱和投資人的字號沒有任何關聯,北京國安這一名稱符合足協中性化改革的要求,可以繼續使用。

  國安保名大戲正式落幕,意味着中超 16 支球隊全部完成中性名變更任務,最終只有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和長春亞泰三支球隊保住了之前的名字,其他球隊已經徹底告別了原來的稱謂。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靠着股東長春吉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的 100% 股權轉讓至長春嘉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權的剝離,保住了亞泰的名字。而現在的上海申花隊的投資方綠地集團,其下屬的公司、機構中,並沒有用"申花"命名的企業,所以"申花"二字仍可以使用。

  再說回到北京國安,保住"國安"的名字在外界看來是順理成章,然而,這場曠日持久的保名大戰,其間各種曲折之複雜以及中赫集團董事長周金輝投入之巨,都是外界難以想象的。2020 年 12 月 14 日,2020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發佈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在 2021 賽季開始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國安的保名大戰自此正式打響。2021 年 1 月 29 日,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發出產權轉讓申請,以1元底價轉讓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36%股權,這意味着,國安俱樂部在滿足中國足協提出的"中性化"名稱要求上邁出關鍵一步。不過,當時外界對於是否有企業願意與中赫集團共擔俱樂部將近 18 個億的債務,共同投資國安俱樂部表示關切。2021 年 3 月 23 日,"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工商註冊變更覈准通過,標誌着保名大戰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6 月 21 日,國安官宣完成股權變更,這場歷時 6 個多月的保名大戰終於落下大幕,"國安"這個名字算是保住了……

  作爲股權出讓方,中信國安在向中赫集團轉讓國安俱樂部股權期間還曝出了子公司財務造假的負面新聞。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被證監會認定存在財務造假行爲,其子公司青海中信國安在 2009 年-2015 年這 7 年時間裏,累計虛增利潤總額超過 10 億元。最終,中信國安收到證監會管委會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罰款 60 萬元、相關高管給予警告,分別處以 30 萬元罰款。

  中信國安內部存在財務造假,中赫集團還要不要從他們手中收購俱樂部 36% 的股權?這一度成爲京城球迷關注的焦點。而雙方在股權轉讓過程中的爭論的焦點主要還是在俱樂部的鉅額債務上。今年 2 月 1 日,中赫集團原定的發佈會並沒有召開,發佈會推遲的原因,是 "中赫" 與 "中信" 尚未在轉讓價格方面達成一致,雙方的分歧就在於俱樂部債務如何負擔上。

  由於"中赫"要從"中信"手中拿下俱樂部剩餘的 36%股權,從而實現對俱樂部 100% 控股,理論上講應該由"中赫"全部負責俱樂部債務。而拿下剩餘 36% 的股份,意味着中赫集團要多揹負 6 億多的債務,這似乎是中赫集團一開始無法接受的。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俱樂部中性名更名最後期限的臨近,中赫集團還是下定了決心。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國安俱樂部工商部門名稱在 3 月 23 日完成更改,兩大集團在股權尚未完成變更的情況下,中赫集團先讓球隊以北京國安的名稱參賽。儘管一旦在足協規定的時間裏,中信方面沒有完成在國安俱樂部內的"徹底退場","北京國安"理論上依然存在着在賽季中被足協更名的可能性,但隨着中赫拿下 中信手中 36% 的俱樂部股份,一切也就此塵埃落定,國安的名字保住了!

  站在中赫集團的角度簡單算筆賬,"國安"這兩個字,一個字至少價值三億,但"國安"這兩個字,在京城球迷心中卻是無價的。這個從 1992 年就被俱樂部使用的名稱,對北京球迷來說意味着太多,"國安"兩個字背後承載着俱樂部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或許是被國安球迷爲了保住這個名字做出的不懈努力所觸動,或許是被國安二字背後巨大的無形資產所吸引,總之,中赫集團董事長周金輝兌現了一定要保住國安這個名字的諾言。

  對中赫集團而言,能夠打贏這場保名大戰,確實殊爲不易,然而,就這個賽季來說,俱樂部還有很多道坎要過。七大國腳迴歸後如何迅速與球隊完成磨合?巴坎布、奧古斯托、金玟哉三大外援是走是留?搖滾主帥比利奇能否更快進入角色,激發球隊潛能?平添的 6 億多債務,怎樣才能消化?顯然,一系列問題並不是保住國安這個名字就能解決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