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葡萄好看又好吃,但要想在上海种出优质葡萄,却非易事。由上海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开发的“设施葡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多年来在金山、浦东、嘉定、崇明、奉贤等葡萄生产区广泛应用,对上海的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让优质葡萄在上海扎了根。

葡萄酸酸甜甜,清爽可口,一直是上海最畅销的水果之一。不过,葡萄本性喜好阳光充足、凉爽干燥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关键生长期里,光照和温差是“甜葡萄”的最佳拍档。上海春季阴雨少阳光、夏季湿热,这给优质葡萄“落沪”带来很大挑战。近日,记者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庄行综合试验站看到,成片的设施葡萄生产大棚为种植户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高效生产模式。

近几年,市农科研究员蒋爱丽带领上海市农科院葡萄科研团队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持续支持下,开展了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从品种筛选、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的优化、品质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的设施葡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葡萄生产关键时节在2月至8月,上海地区光照不足、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容易给葡萄生产带来坐果不良、着色差、容易发病等生产问题。对此,我们团队从种植密度、架型和树形的改良等方面做起,给葡萄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蒋爱丽说。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棚里的葡萄架高高挂起,一串串葡萄整齐垂落,架下空地宽敞通透,有一种“葡萄架下好乘凉”的惬意。“这是平棚架,更适合观光采摘。”

除了栽培方式”精雕细琢“,团队还培育选育出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例如,金山施泉葡萄种植基地就试种了10种以上农科院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好品种加上高效生产技术,我们的葡萄不仅产量高、商品性好、受市民喜爱,还十分好管理。” 施泉葡萄的负责人卢玉金以上海本地优质葡萄品种“申华”为例,算了笔账:因不易裂果,商品果率高,“申华”产量稳定,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以30元/斤的平均售价来计算,亩产值达6万元。相比市场常见的“巨峰”亩产量1500斤,每亩增收2.25万元。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