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陳月:從航天新兵到全國冠軍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維硯 通訊員 陳濤 姜向東

2009年,國慶閱兵,他是舞蹈方陣“護衛隊”隊員,國之重器的威武壯觀在他心裏埋下了一顆航天夢的種子。

2013年,他加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從事導彈零部件加工,從此,紮根機加車間精耕細作。

2021年,他奮力拼搏,在第九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斬獲冠軍。他,就是159廠機加分廠大型加工中心班組組員陳月。

從航天新兵到全國冠軍,從初心萌發到爲國鑄劍,陳月以一顆匠心,在航天築夢路上綻放青春。

堅守初心,逐夢航天

2009年國慶閱兵,當時正在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讀二年級的陳月,因爲表現優異,入選國慶閱兵舞蹈方陣“護衛隊”。

夜晚的長安街,燈光璀璨,一輛輛發射車上滿載一排排導彈。彩排時,他首次近距離觀看了飛航導彈,國之重器的威武壯觀在他心裏埋下了一顆航天夢的種子。

閱兵結束後,回到學校,他更加勤奮努力地打磨技能,練就了一雙巧手。

2013年4月,出於對機加工作的熱愛和對航天事業的嚮往,剛畢業的陳月義無反顧地選擇加入159廠。

他操作的第一臺設備是落地鏜銑牀。鉚足幹勁跟着師傅周愛國學習,學中幹,幹中學,從不會加工產品到生產合格零件,他僅用了一週時間。

遇到難題,他和同事們“頭腦風暴”,對圖紙上的每一個尺寸認真核對,對夾裝部位的力矩嚴謹探討,對工藝的每個細節反覆確認,對加工操作順序在頭腦中反覆推演……因爲技術提升較快,他被調到銑工二組,操作當時分廠唯一的一臺精密加工設備——臥式數控加工中心,負責特定研製型號產品加工,承擔“急、難、險、重”任務。

臥式數控加工中心加工的產品基本都是大型關重產品,工藝複雜,成本較高。他主動多花時間瞭解圖紙、熟悉工藝、研究夾裝……每個環節都小心謹慎,對可能發生的故障提前應對,保證各項產品任務順利完成。

匠心鑄就高質量產品

2020年9月上旬,陳月接到了一項“硬骨頭”任務。

該任務關係到型號總裝進度,時間緊、難度大,他立刻着手研究圖紙、工藝、夾裝、操作等細節,制定可行方案。他改變傳統加工方法,在刀具選擇上,從最初的球頭銑刀變成直徑80的T型刀,使加工進刀位置從臨近側方孔位變成直接從加工孔位進入。爲確保萬無一失,他所在的班組24小時值守崗位,緊盯加工狀態,一旦有問題立即停機。

最終,加工時長從48小時降爲12小時,產品在10月1日凌晨1時成功交付。

“航天人研製的產品不能有絲毫馬虎,質量上不能有絲毫缺陷。”在某次加工任務中,待加工的產品爲大型非迴轉體連接艙,大端直徑達1400毫米,長度764毫米。內外形加工通常採用四軸機牀加工,陳月分析結構特點後,決定採取多段連接、延長加長杆方式,使刀具加工深度延伸至700毫米,通過逐段減小切削深度的方式保證加工剛性。

最終,實現了內外形四軸特徵在三軸機牀上加工,不但保證了產品特性,還使生產效率提高了50%,同時,外形精加工實現由傳統球頭刀逐層加工改爲立銑刀加工,外形面加工效率提高近10倍,且表面質量良好。

技能賽場亮絕活

在收到參加數控技能大賽的通知時,陳月有些猶豫,“我能行嗎?”“浪費了參賽機會怎麼辦?”……一時間,有機會參賽的欣喜和焦慮一起湧上心頭。在躊躇與彷徨間,師傅和朋友的鼓勵堅定了他參加比賽的決心。

賽前,陳月做足準備,在操作流程和策略上都進行了詳細演練。

5月21日下午,比賽舉行。在高手雲集的全國數控賽事上,稍有失誤就會與獎盃失之交臂。比賽進行到下午5時30分,上交任務時,他突然發現一個工件的3D模型無法顯示。在與裁判溝通後,陳月請求技術支持,但問題並未及時得到解決。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過去了10分鐘。陳月和隊友及時調整比賽策略,決定先完成其它任務。事實證明,這樣的臨時調整是正確的。陳月在完成所屬任務後,重新作圖彌補了設備3D模型無法打開的問題。距比賽結束還有半小時,任務全部完成,陳月和隊友長舒了一口氣。

在看到每個評判的任務項都畫上了對號時,陳月和隊友相視一笑,兩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還未見過加工如此標準的零件!”裁判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封曉東 攝)

責任編輯:姚怡夢

來源:中工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