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31個全國土地日。今天,以“強化耕地保護,構建高質量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主題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共同研討新形勢下圍繞上海2035總規實施,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全面推進自然資源高質量利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及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模式。

近年來,上海根據資源環境緊約束的實際情況,在全國率先推進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工作。自2015年起,本市經過兩輪三年行動計劃,下大力氣拆除復墾不符合規劃且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較差的現狀建設用地(特別是198工業用地),對切實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守住建設用地總量規模以及改善生態環境、實施生態建設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按照市政府要求,上海市規劃資源部門會同發展改革、財政、經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2015-2017年、2018-2020年兩輪減量化三年行動,全市累計完成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73.8平方公里並用於農業生產或生態建設,同時建立了新增建設用地與減量化相掛鉤的機制。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將貫徹落實“人民城市”理念,以“上海2035總規”爲引領,持續推進規劃開發邊界外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全面推進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嚴守建設用地底線:減量化倒逼節約集約用地

在上海2035總規引領下,目前在全市涉農區,減量化已形成共識並取得顯著成效,有效助推了“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實現了土地利用方式由“以增量爲主”向“以存量爲主”的根本性轉變。

以往,各類建設項目落地主要使用淨增建設用地,這種外延擴張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本市在保持用地供應總量、保障發展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通過實施減量化,有效控制了建設用地規模的過快增長,守住了建設用地規模底線。如2015年全市淨增建設用地約佔年度用地總量的90%,到2020年淨增建設用地佔比不到40%,其餘用地都來自於減量化產生的建設用地流量指標,實現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也倒逼城市建設方式向內涵式發展轉變。

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減量化緩解耕地保護壓力

耕地直接關係到糧食安全問題,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之一。推進減量化,強化節約集約用地,減少新增建設佔用耕地需求,有效緩解了本市耕地保護壓力。通過兩輪減量化三年行動,全市已累計增加36.4平方公里耕地。一方面產生了新增耕地面積,支撐了本市耕地保護任務落實;另一方面產生了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爲新建項目落地形成了有效保障。

同時,根據《土壤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本市減量化地塊全面落實土壤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等明確具體使用用途,宜農則農,守住安全利用底線。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後,用地結構佈局得到優化,田塊利用狀況明顯改善,道路通達率有所提高,有利於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規模化生產。

追求用地效益高線:減量化助推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

本市對低效建設用地實施減量化,加速推動低端加工業、養殖業以及堆場等“三高一低”產業退出及轉型,“騰籠換鳥”爲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上海從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出發,減的是低效率“分母”,增的是高質量“分子”,助力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經統計,全市減量化騰挪出來的用地指標用於市政民生項目約48%、用於經營性項目約29%、用於工業項目約23%。規劃開發邊界內外的用地結構得到調整,城鄉空間佈局得到優化,土地資源發揮出更多更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減量化成爲上海土地高質量利用策略的重要環節。

畫好生態文明延長線:減量化助力鄉村綠色轉型

首先,通過減少低效建設用地,污染企業得以退出,從源頭上減少了污染排放,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其次,減量化地塊依據規劃用途和土壤監測情況,宜林則林,爲實施植樹造林、中小河道整治等生態建設提供用地空間。目前,全市約30平方公里不適宜耕作或位於生態廊道等規劃林地範圍內的減量化地塊用於植樹造林,有力支撐了本市生態文明建設。

同時,減量後實施綠色生態建設,爲農田支起綠網,爲鄉村裝上綠芯,爲溝河路渠繫上綠帶,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各方部門條塊協作:構建良好工作格局

“十三五”期間,上海“五違四必”環境綜合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等密集開展,減量化成爲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工作中的重要支撐點。在各專項整治行動中,各部門形成合力,市、區、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針對減量化修訂完善了專項資金管理政策,完善了審批和監管機制,加強了區鎮土地整治隊伍建設,形成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衆參與、上下聯動、責任共擔當的減量化工作機制,構建覆蓋市、區、鎮、村的全市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工作格局。

總體上,上海通過持續推進減量化,使得規劃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的“增”與開發邊界外存量用地的“減”形成聯動,“減”了低效現狀用地,“增”了高效發展空間。同時,“減”了污染排放,“增”了環境改善;“減”了安全隱患,“增”了和諧穩定;“減”了低質資產,“增”了優質資產,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作者:史博臻

編輯:祝越

責任編輯:唐瑋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