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火了。不僅線上線下熱賣、衆多媒體關注,連市場監管總局都委託食品安全權威專家制作《臨期食品,可以買嗎?》等短視頻,對臨期食品進行科普。有關調查也顯示,有超過四成的消費者願意購買並向身邊的人推薦臨期食品。“臨期”二字背後,蘊藏着一個價值上百億元的新商機。

不少人認爲,臨期食品能夠“鹹魚翻身”,道理很簡單,那就是“便宜”。於消費者而言,買臨期食品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原價更高的商品,極具性價比;於商家而言,降價出售臨期食品,可以有效“止損”。

而往深裏看,臨期食品從此前“藏頭露尾低調清倉”到如今“光明正大打折銷售”,其實還伴隨着人們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以前那種一味向環境“索取”,讓環境不堪重負的生活方式,日益重視自身行爲對環境的影響。人們開始珍惜大自然的饋贈,向各種浪費行爲說“不”;開始更多地使用環境友好產品,如棄用塑料吸管,改用玉米等天然原料製成的吸管;還開始更多地嘗試環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如不再把購買臨期食品看作丟臉之事,而將其視爲減少浪費、保護環境的一種責任。

今天,我們“圍觀”臨期食品,當然不僅是要討論其爲何能火,更要好好思考兩大問題。首先便是如何監管、規範的問題。隨着臨期食品銷售呈火爆之勢,有個別商家企圖從中渾水摸魚,或者不規範標明原價,打折名不副實,或者不明確標明距離保質期尚有多久,僅標以“臨期”,甚至還有不良商家打起了修改食品生產日期、變過期食品爲臨期食品的算盤。於今年4月公佈並實施的《反食品浪費法》已明確規定,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接下來,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確保執行到位。臨期食品的價格可以打折,但監管及食品安全卻不能打折。人們的新觀念及新生活方式需要法治護航。

臨期食品中,蘊藏着價值上百億元的新商機。

另一個問題則是道“加減題”。所謂“減”,即除了在銷售端發力,與臨期食品相關的其他環節能否深入研究臨期食品產生的原因,通過向科技借力、改善管理、優化流程等,從源頭上爲臨期食品減量;所謂“加”,即除了公開銷售,是否還有更多的途徑合理利用臨期食品,除了爲臨期食品找到妥善歸宿,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環境,與環境實現良好互動。這道“加減題”,大家都不妨做一做。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胡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劉冉冉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