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国联军侵华日军炮轰南门,到1945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天津在抗日史上记载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无数闪耀着悲壮与不屈的红色遗迹。时至今日,游客走在和平区黑龙江路一带,都会被一座砖红色小楼所吸引,这里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

该址坐落于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房屋建于1915年,为里巷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121.22平方米,建筑面积202.16平方米。这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天津的办公驻地,也是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期间曾居住过的地方。

从裁缝铺“化身”中共中央北方局

这座小楼原名为“惠兴德成衣局”,是一间裁缝铺,它的主人名叫王惠,专门制作中式服装。

上世纪30年代的天津,斗争状况十分复杂。刘少奇受党中央委托来津担任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领导华北地区抗日。来津后,刘少奇先是以茶叶巨贾的身份住进了北洋旅馆。几经周折,最终在时任天津市委书记林枫的帮助下,住进隆泰里19号“惠兴德成衣局”的二楼,身份也由茶叶巨贾变成了化名胡服在家养病的南开大学的“周教授”,直至一年后离开天津。

当时的天津中心城区国民党和各方势力都非常强大,刘少奇为什么会选中隆泰里19号这栋小楼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所在地,并且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年的时间呢?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张烨分析道:“首先,惠兴德成衣局的主人王惠非常老实本分,谨言慎行,刘少奇在这里的一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主动打听过刘少奇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其次,裁缝铺是一个很好的掩饰,地下工作者可常常以顾客身份自由出入小楼,便于交流工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研究处工作人员曹冬梅补充道:“隆泰里19号是一栋二层小楼,当时地处‘法租界’,无论是国民党当局还是日本特务,一般不敢贸然进入抓人。虽位于市中心,但闹中取静,便于隐蔽和观察外部环境,能够做到迅速转移。此外,这栋房屋有三个出口:前门、后门和通向屋顶之门,它们由楼道、楼梯相连,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迅速撤离。”

今天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就是当年的“惠兴德成衣局”,也基本还原了当年一楼的“惠兴德成衣局”以及二楼刘少奇生活的居室。

在这座楼里 领导华北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为贯彻会议精神,刘少奇同志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于1936年3月到达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领导华北地区的抗日运动。4月初,在刘少奇主持下重新组建北方局,彭真任组织部长、陈伯达任宣传部长。

1936年1月,刘少奇(中)化名胡服,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北方局所在地天津

刘少奇领导北方局期间,正确分析北方的革命形势,全面总结了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系统揭露和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白区工作中的错误,提出了白区工作应采取的正确方针和策略原则,对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重建和加强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华北各地的党组织,到1936年底,天津市党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建立了山东省委、山西省委、河南工委以及华中、华南若干党的组织,使北方和天津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1937年2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机关迁至北平。4月,他离开北平回到延安。对于刘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党中央给予了充分肯定。

1936年8月份,中共中央在给北方局及河北省委的指示信中说,“北方党的工作自胡服同志(刘少奇化名)到后,有了基本的转变。”“这些主要的转变,是已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开展着光明灿烂的伟大前途”。

旧址修复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该旧址是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1982年天津市政府将该旧址定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市政府拨专款对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辟建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于2005年9月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落成后的纪念馆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图片展、实物陈列和复原两大部分,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展现了从1924年12月宣布成立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段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北方人民开展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当年来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发展壮大北方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场景。

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对于开展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成为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不断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旧址纪念馆也成为海河文化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进一步丰富了海河沿岸的文化内涵,对促进“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天津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