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國聯軍侵華日軍炮轟南門,到1945年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天津在抗日史上記載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無數閃耀着悲壯與不屈的紅色遺蹟。時至今日,遊客走在和平區黑龍江路一帶,都會被一座磚紅色小樓所吸引,這裏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

該址坐落於和平區黑龍江路隆泰裏19號,房屋建於1915年,爲里巷式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佔地121.22平方米,建築面積202.16平方米。這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天津的辦公駐地,也是劉少奇同志任北方局書記期間曾居住過的地方。

從裁縫鋪“化身”中共中央北方局

這座小樓原名爲“惠興德成衣局”,是一間裁縫鋪,它的主人名叫王惠,專門製作中式服裝。

上世紀30年代的天津,鬥爭狀況十分複雜。劉少奇受黨中央委託來津擔任中央北方局書記,主持領導華北地區抗日。來津後,劉少奇先是以茶葉巨賈的身份住進了北洋旅館。幾經周折,最終在時任天津市委書記林楓的幫助下,住進隆泰裏19號“惠興德成衣局”的二樓,身份也由茶葉巨賈變成了化名胡服在家養病的南開大學的“周教授”,直至一年後離開天津。

當時的天津中心城區國民黨和各方勢力都非常強大,劉少奇爲什麼會選中隆泰裏19號這棟小樓作爲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所在地,並且在這裏工作生活一年的時間呢?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張燁分析道:“首先,惠興德成衣局的主人王惠非常老實本分,謹言慎行,劉少奇在這裏的一年時間裏,他從來沒有主動打聽過劉少奇工作和生活的情況。其次,裁縫鋪是一個很好的掩飾,地下工作者可常常以顧客身份自由出入小樓,便於交流工作。”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地方黨史研究處工作人員曹冬梅補充道:“隆泰裏19號是一棟二層小樓,當時地處‘法租界’,無論是國民黨當局還是日本特務,一般不敢貿然進入抓人。雖位於市中心,但鬧中取靜,便於隱蔽和觀察外部環境,能夠做到迅速轉移。此外,這棟房屋有三個出口:前門、後門和通向屋頂之門,它們由樓道、樓梯相連,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迅速撤離。”

今天的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就是當年的“惠興德成衣局”,也基本還原了當年一樓的“惠興德成衣局”以及二樓劉少奇生活的居室。

在這座樓裏 領導華北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確立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和方針。爲貫徹會議精神,劉少奇同志受中共中央的委派,於1936年3月到達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領導華北地區的抗日運動。4月初,在劉少奇主持下重新組建北方局,彭真任組織部長、陳伯達任宣傳部長。

1936年1月,劉少奇(中)化名胡服,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北方局所在地天津

劉少奇領導北方局期間,正確分析北方的革命形勢,全面總結了白區工作的經驗教訓,系統揭露和批判了“左”傾機會主義在白區工作中的錯誤,提出了白區工作應採取的正確方針和策略原則,對於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重建和加強了遭受嚴重破壞的華北各地的黨組織,到1936年底,天津市黨員由原來的幾十人發展到400餘人,建立了山東省委、山西省委、河南工委以及華中、華南若干黨的組織,使北方和天津的抗日救亡運動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

1937年2月下旬,劉少奇率中共中央北方局領導機關遷至北平。4月,他離開北平回到延安。對於劉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黨中央給予了充分肯定。

1936年8月份,中共中央在給北方局及河北省委的指示信中說,“北方黨的工作自胡服同志(劉少奇化名)到後,有了基本的轉變。”“這些主要的轉變,是已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開展着光明燦爛的偉大前途”。

舊址修復更是對紅色精神的傳承

該舊址是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蹟,1982年天津市政府將該舊址定爲“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市政府撥專款對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進行了全面修繕和復原,闢建爲“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於2005年9月8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爲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被公佈爲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落成後的紀念館展覽內容主要包括圖片展、實物陳列和復原兩大部分,通過豐富的史料,生動展現了從1924年12月宣佈成立到1945年抗戰勝利這段時間裏,中共中央北方局領導北方人民開展艱苦卓絕革命鬥爭的光輝歷程。特別是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當年來津主持北方局工作,發展壯大北方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革命場景。

北方局舊址紀念館對於開展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這裏成爲了全市黨員幹部羣衆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不斷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時,舊址紀念館也成爲海河文化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進一步豐富了海河沿岸的文化內涵,對促進“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旅遊品牌,增強天津的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