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C表现仍将强于IHIF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郁泓佳

各主要指数进入6月之后出现了一定回调,主要原因是近期市场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央行回应流动性偏宽松预期收紧的预测;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回落;短期内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另外,即将进入7月,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将陆续公布,从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来看,今年盈利能力大幅好于疫情前,尤其关注中证500指数中的中小市值公司可能出现的业绩修复。我们对市场环境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近期的金融数据以及政策导向来观测流动性,当前环境依然是“稳”字当头。

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日前刊文《没有根据的所谓流动性预测可以休矣》称:在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政策取向下,央行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央行短期政策利率波动运行,要多关注央行政策利率水平而不是操作量。在市场主体对流动性产生担忧的背景下,央行发声强调不宜无根据去预测流动性“收紧”和“波动”以及央行政策取向,误导市场预期。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11%,社融近期增速继续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高基数效应,地产调控逐步见效,以及财政上半年支出偏慢。不过展望后续,在财政下半年支出发力提速,以及企业融资需求仍较为积极的背景下,社融增速下行速率或放慢。

其次,汇率因素方面,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后美元指数大幅上行,人民币升值或暂时告一段落。美联储召开了6月议息会议。总体来说,美联储的态度在两个地方更加鹰派:一是美联储对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措辞更加乐观,大幅上调了2021年GDP和通胀预测;二是利率点阵图显示,18位委员中,7位认为应该在2022年启动加息,13位认为应该在2023年加息,8位认为应该加息三次或以上。市场开始明白,尽管Taper和加息没有时间表,但宽松总有尽头,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大势所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下一次的7月会议上,美联储可能讨论Taper议题。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美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上移,而美元指数也有反弹的空间,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周期股或将承压。不过因为中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均领先于美国,预计Taper对国内经济和偏成长风格的中小盘成长股影响不大。另外,美元的走强或会对沪深港通近期的净流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从通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一些影响。5月通胀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长1.3%,PPI同比增加9%,PPI同比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从PPI分项来看,环比涨幅居前的三大行业是: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黑色金属冶炼。目前来看,5月数据可能是PPI同比增速的高点,不过后续商品价格涨势或仍未结束,PPI指数仍将保持上行。进入下半年PPI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后续随着涨价全面扩散并进入尾声,中下游企业利润承压是一个潜在风险,但短期对央行货币政策制约不大。

综上,市场流动性预期、汇率、通胀预期三个因素此消彼长、互相博弈,市场短期仍在选择方向,短线策略前期多单止盈后建议暂时观望。进入7月提醒投资者适当关注中报业绩增速较强的板块机会,预计IC表现仍将强于IH和IF合约,中期IC多单仍可持有并滚动换月。近期IC不同期限合约仍不同程度贴水标的指数,2107合约和2108合约间有近1%的价差,远月2112合约仍贴水标的指数近5%。本策略在中长期可获得指数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以及贴水所带来的换月收益。(作者单位:西南期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