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一車型碰撞測試發生彎折,海外版卻拿滿分!偷工減料“實錘”?

記者|董天意 

日前,北京現代索納塔的中汽研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碰撞測試結果引發熱議。有提前曝光的現場照片顯示,北京現代索納塔在正面40%偏置碰撞試驗後,A柱出現較爲明顯的彎折痕跡。

據悉,受檢的2020款索納塔270TGDi DCT GLS精英版爲北京現代索納塔的最低配車型,官方售價爲17.18萬元。截至目前,C-NCAP官網僅發佈了該車型100%正面剛性壁障碰撞的現場視頻及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全球車型,現代索納塔於2020年在美國也進行了相同的碰撞測試,並獲得NCAP總評五星安全評級。

國內外不同測試結果的出現,讓現代2020款索納塔上演了一出“同車不同質”的戲碼。

中美測試成績大相徑庭

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組織的碰撞測試中,現代2020款索納塔在3個領域共計7個細分項目評測中均拿到滿分。美國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官網顯示,2020款索納塔還入選IIHS 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選擇)榜單。

相比C-NCAP,美國IIHS(美國公路協會)的安全測試標準更爲嚴苛。在偏置碰撞測試環節,其設置的正面偏置碰撞重疊率僅爲25%,難度明顯高於C-NCAP的40%重疊率設置。但據美國IIHS官網信息,美版索納塔該項測試成績爲“G”(優秀)。

而即便是在美國NCAP測試中,現代索納塔的表現也同樣優於國內。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年6月的美國NCAP碰撞測試中,第十代索納塔以正面碰撞測試四星,側面及翻滾測試五星,獲得NCAP總評五星安全評級。

事實上,駕乘安全性一直以來都是第十代索納塔的核心宣傳點之一。現代官方表示,基於現代起亞全新i-GMP平臺打造的第十代索納塔,通過多重骨架結構和控制車輛移動軌跡技術,大量採用超高張力鋼材和熱衝壓工藝,對車身進行大幅的強化,令車身強度相比上代產品提升10%以上。

同時,現代官方還表示,爲了更好的避免由碰撞帶來的汽車結構變形,第十代索納塔還特意在關鍵部位進行了強化。如,在側碰受力最大的A、B、C柱、頂梁,以及正面碰撞中容易變形的儀表盤橫樑和追尾過程中的後下梁等處,都採用了超高強度鋼和熱成型衝壓部件。這也意味着,此次北京現代索納塔在碰撞測試中A柱出現彎折,已是經過特殊強化設計後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現代車型在碰撞測試中“折戟”並非首次。早在2019年,作爲中國市場特供車型的北京現代菲斯塔便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曾取得耐撞性及維修經濟性指數方面等級爲較差(P)的評價。

其中,在最受消費者關注的車內乘員安全方面,北京現代菲斯塔最終的測試成績也令人堪憂。中保研官方公佈的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現場圖顯示,北京現代菲斯塔的車頭潰縮較爲嚴重,且A柱已發生近90度形變,甚至在上部出現彎折。

高層頻換未能換回頹勢

受技術迭代緩慢,品控問題頻出等因素影響,北京現代銷量連年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爲81.6萬輛、74.6萬輛、70.3萬輛和50.2萬輛,同比降幅分別爲27.8%、8.6%、5.7%和28.7%。

爲挽救連續下跌的局面,近年來北京現代高層調整頻繁。僅2020年,北京現代就連續多次對中韓雙方高層進行調整。去年7月,北京現代中方一把手——常務副總經理杜君保赴任,但頻繁的人事調整背後,北京現代的市場表現仍未見起色。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現代終端銷量約爲3.4萬輛;1~5月累計銷量約爲16.2萬輛,僅完成其2021年銷量目標(56 萬輛)的28.9%。這也意味着,在今年剩餘的7個月內,北京現代整體需月銷不低於5.7萬輛,才能順利實現餘下40萬輛的新車銷售目標。

但從北京現代具體車型表現來看,其今年56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或將再度成爲“空談”。數據顯示,被北京現代視爲“拳頭”產品的第十代索納塔今年在華累計銷量僅爲3611輛。其中,5月銷量僅爲955輛,而這已經是其今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汽車市場都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無論是韓系、日系、德系等外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只要車企的戰略正確,執行到位,不斷推出高質量、高性能、性價比高又能受到消費者歡迎的車型,就不會有銷量滑坡的困擾,中國有足夠大的汽車市場去消化性價比高的汽車產品。”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姚春德表示。

事實上,由於近年來在華銷量大跌,北京現代也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目前北京現代在華總共設立了5家工廠,總產能規劃達到165萬輛。但即使是銷量最高的2017年,北京現代也沒能達到原有規劃產能的一半。而以2020年北京現代銷量計算,其產能利用率僅爲30.4%。

“北京現代銷量持續下滑,目前產能與銷量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我認爲是水土不服的問題。現代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銷量表現不錯,唯有在中國不盡人意,品牌現在仍要面對如何提高產品力,如何快速適應中國市場變化的問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