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代iPhone誕生的第二年,喬布斯掌舵的蘋果公司推出App Store軟件商店,這種開發者製作App並自助上架,蘋果審覈並負責分發和售賣渠道的方式,藉助iPhone硬件的勢頭一躍而起,成就如今這個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軟件生態體系。

截止目前,App Store已經有超過10億用戶,以及近200萬個應用,並且每週新增數千款應用。

應該說,在App Store之前,也有類似軟件發佈和銷售方式,但只有蘋果將其發揚光大,除了iPhone本身的功勞,也離不開蘋果的運營。

鑑於App Store平臺的龐大規模,這套生態系統的安全當然至關重要,這其實也是近期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其出處自然也是因爲近期諸多關於“壟斷”的話題討論。

在一些人看來,蘋果應該支持“側載”,也就是通過第三方渠道給iOS設備安裝App,這是所謂自由的體現。

對這個話題,@蘋果匯 之前做過類似的調查,多數用戶是反對的,最主要的隱患就是安全。

在數字信息時代,App Store這棵大樹早被不法分子盯上,蘋果也在不斷和這些人進行着一場看不見的鬥爭。

根據之前蘋果的數據,2020年,蘋果公司應用審覈團隊協助18萬新開發者將他們的作品在App Store首次上架;但更關鍵的數據是另一面——在2020年,他們拒絕了100萬的新的App,以及100萬的App更新需求。

這些被拒上架的App,一部分是因違規問題;還有21.5萬個App因要求手機過度用戶數據被拒;4.8萬App因包含隱藏的功能 (或在通過審覈後替換部分代碼)被拒絕;15萬垃圾/山寨,或誘導用戶付費。他們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App Store中的應用質量,進而影響用戶體驗。

試想一下,如果側載成爲現實,失去了蘋果這道安全屏障。這些App在第三方渠道便可以毫無顧忌,在各種第三方應用商店短暫的繁榮之後,用戶將面臨如同Android生態一樣的問題:碎片化,App在各種渠道有不同的版本,體驗分裂,更新無法同步;安全隱患,未經審覈的App安裝到iPhone,對iOS生態體驗產生破壞性影響;盜版,各種類似知名軟件的App在蘋果官方渠道無法上架,但在第三方渠道橫行,有些像素級抄襲導致用戶無法分辨,創作者的權益無法保證。

除了以上原因,在App Store中,各種應用也可以在蘋果搭建的API(開發接口)下良好運行,但脫離這個基礎後,也回失去了這些,屏幕時間等管控手段也可能無法順利運行,父母對孩子的活動無法跟蹤,管理變得困難。

而這些,因爲不在App Store的範圍內,蘋果甚至無法管控。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隱私問題,衆所周知,自iOS 14.5開始,蘋果啓動App跟蹤透明度功能(簡稱ATT),App開發者無法再根據用戶習慣跟蹤並推薦給他們相應廣告。

此功能上線後,得到廣告商和依賴隱私數據構建商業模式的App(例如Facebook)的強烈反對,但在用戶這邊,卻是一片叫好之聲。

如果側載被允許,毫無疑問,蘋果一直堅持的隱私保護政策也因第三方而變得鬆懈,側載的應用可能根本不會考慮隱私標籤,在沒有取得同意的情況下跟蹤用戶,用戶和蘋果都將沒辦法來限制這種行爲。

如果將App Store比喻爲一座繁茂而美麗的花園,蘋果負責審查的員工無疑是其中負責修剪枝葉的員工;因爲他們,種植在這的每棵植物才能保持最佳狀態,並吸引更多人來觀賞。

這是App Store吸引用戶的根本原因,也是隻有目前唯有App Store能帶來的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