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風控水平、全價值鏈應用前沿科技、互聯網消金公司模式轉型等,將成爲行業普遍關注的方向。

麥肯錫今日發佈的《中國金融業轉型與創新系列白皮書》預計,2025年中國狹義消費信貸(消費金融)餘額將翻番,從約15萬億元增至約29萬億元。同時,全面提升風控水平、全價值鏈應用前沿科技、互聯網消金公司模式轉型等,將成爲行業普遍關注的方向。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曲向軍表示,市場正面臨低利率環境下利潤空間收窄、競爭加劇以及不良資產快速增長三大挑戰。“消費信貸市場將告別高增長,逐步轉向規範化的成熟經營模式。”

五大發展趨勢

在經濟持續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市場貸款價格透明化、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積極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我國消費金融業務自2015年步入快車道,過去5年一直保持約20%的年均增速。截至2020年,中國狹義消費信貸餘額規模已超過美國,達到約15萬億元。

2020年,全球經歷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又一次經濟上的巨大沖擊,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形勢也進入轉折點。

麥肯錫認爲,未來5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將湧現五大發展趨勢:其一,受宏觀經濟發展拉動,預計未來5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整體規模翻番;其二,信用卡業務增長從增量轉存量、銀行無抵押消費貸及持牌消金公司增長潛力巨大、互聯網小貸市場結構優化;其三,年輕一代成爲重要消費族羣,網貸成爲其“主賬戶”,銀行消費信貸客羣向普惠化發展;其四,金融科技全面賦能消金價值鏈,成爲其下一個5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其五,不良資產處置(AMC)市場蓄勢待發,出現產業鏈延伸機會。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鍾惠馨稱:“儘管中國狹義消費信貸餘額規模已超過美國,達到約15萬億元,但人均狹義消費信貸餘額、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費支出等指標仍處於較低水平。”

鍾惠馨預測,未來5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增長將主要來自於宏觀經濟發展帶動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消費支出的GDP佔比進一步提高、儲蓄率持續降低以及90後/00後年輕一代崛起帶來的羣體性消費及借貸觀念轉變。

根據麥肯錫調研,網貸客羣和信用卡客羣融合趨勢明顯:約八成21歲以上網貸用戶受訪者表示自己持有信用卡,但在21~24歲的年輕網貸羣體中,持有信用卡的比例僅爲57%。而從年輕客羣的消費信貸使用習慣來看,他們傾向於跳過信用卡直接使用網貸(約40%的年輕人更喜歡或只使用互聯網分期消費信貸產品),這說明網貸正在逐漸搶佔信用卡份額,成爲年輕一代的消費信貸“主賬戶”。

此外,持牌消金公司或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新的千億級頭部玩家可能就此誕生。互聯網小貸市場集中度或將顯著提升。銀行消費信貸客羣向普惠化發展,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下沉客戶信貸需求。

各個主體不同舉措

結合中國市場近期變化與成熟市場的最佳實踐,麥肯錫提出未來5年各類市場主體的戰略舉措。

銀行類主體需要深耕存量客戶經營,提高用戶價值創造;深度整合第三方合作機構,強化場景化獲客;以及全面升級端到端風控體系,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麥肯錫建議,銀行可圍繞用戶生命週期,建立“金融+生活消費場景”的APP生態閉環,深耕存量客戶經營,加強銀行大零售業務的交叉銷售。而傳統銀行則還要進一步加深與包括線上線下零售業、產業鏈、以及(金融)科技巨頭等第三方機構的合作與整合,提升場景化獲客能力,構建消費信貸生態圈。

針對網絡小貸平臺,麥肯錫提出要夯實信貸核心業務,明確差異化客羣定位,同時服務客戶綜合金融需求,大力發展中收業務。

針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麥肯錫提出應堅定加速線上化佈局,多點融入端到端客戶旅程,爲B端和C端提供泛金融解決方案。應加快探索O2O模式,圍繞用戶綜合金融和生活需求開發線上平臺,這樣不僅可將線下獲得的客戶引導至線上平臺持續運營、提高用戶黏性、促進存量客戶交叉銷售,還可拓展線上消費金融場景和新客轉化,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消費信貸機構置身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六大關鍵能力,分別是全渠道客戶獲取、差異化客戶運營、客製化產品創新、數字化風控體系、智能化貸後催收和高效率組織激活。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跑馬圈地’的野蠻發展時代已然成爲過去式,新一輪行業調整期即將到來。” 曲向軍總結稱,各類玩家應在明確自身價值主張和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制定差異化戰略舉措,佈局核心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以客戶爲中心”,打造端到端經營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