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3日电 (苑菁菁)朵朵白云如画布般映衬着绿水青山,一栋栋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民居坐落于山峦之间;熊猫主题小火车在田园中缓缓穿行,花海、风车、索桥等景致装点了沿途风光……走进位于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山区的清平镇,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清平镇磷矿储备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开发区,磷矿产业曾是这里主要的经济支撑。随着磷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政策风向下,当地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渐渐走到尽头,探寻新发展之路成为清平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破解环境治理、资源配置、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难题,清平镇因地制宜,探索并勾画出一幅“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的发展蓝图,走向打造“童话小镇”的蜕变历程。

坐落于山间的彩色民居。 苑菁菁 摄

生态理念铺就转型之路

在这片32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水淙淙,昔日的矿区焕然新生。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乘坐观光小火车穿行于花海之中,尽览山间美景;到矿工创业街喝杯咖啡,品尝冷水鱼、山腊肉等当地美食;夜幕降临,在帐篷基地露营小憩,观山中萤火虫,赏漫天星辰……

本着“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的宗旨,清平镇以生态振兴、绿色发展为主线,成功创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由尘土飞扬到绿水青山的转变。

熊猫主题观光小火车。 苑菁菁 摄

“现在整个清平的矿山已经全部停了,没有一个矿在生产,我们整体以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来带动发展。”清平镇党委副书记、提名镇长孟锐说。

据介绍,清平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海拔起伏较大,是典型的高山低谷地貌。结合这种地理特征,该镇打造了萤飞谷、两山湖、观景阁等地标性建筑,地域特色得以凸显。

鲜花盛开、竹林掩映,清平镇风光动人。 苑菁菁 摄

旅游兴业带活经济

清平镇正在积极布局全域旅游,将集体闲散资源包装成块、跨村联建,发动全镇发展第三产业,参与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该镇已形成熊猫科普宣教中心、野外轻奢露营、矿工主题广场、棋盘文化部落等一系列旅游项目。

野外轻奢露营基地。 苑菁菁 摄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每家每户提供创业支撑,清平也逐渐吸引了很多游客,老百姓通过民宿、餐饮等确实得到了红利,我们的露营基地一到夏天也几乎是爆满的。”孟锐介绍。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镇共有1000余人从事餐饮、住宿等产业,兴办农家乐、民宿近200家,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达1万余人次,“颜值变产值”成为生动写照。

当地羌族特色民宿。 苑菁菁 摄

“今年‘五一’假期这5天,我们的收入是4万多元。而平常每个周末,每天收入接近1万元。我虽然累,但很满意。”当地一位民宿老板刘光兰说。

此外,清平镇坚持农业强基,深化农旅融合,开发了猕猴桃、银杏果、高山茶等特色种植业,培育了野药蜜、跑步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同时鼓励群众以“技”转型,邀请培训机构专业人士开展厨艺、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

科技助力基层治理

“今天山上游客多吗?森林防火工作做得怎么样?”

“不多不多。巡护人员都在巡逻。”

“好的,有情况及时汇报啊!”

在“童话小镇”党群服务中心,清平镇党委书记张伟正通过智慧乡村综合调度平台,与雍家沟村级负责人蒙生国连线。

该平台分为智慧党建、应急管理、景区服务、便民服务四大功能区,借助技术手段,形成一网调度、分级管理、一键预警、高效处置四项智慧化调度机制。

清平镇智慧乡村综合调度平台。 苑菁菁 摄

据悉,清平镇精细划分治理网格19个,联网建立5个景区网格党支部,并整合力量组建了“防汛、防火、防灾、防疫”四防指挥部。通过建设智慧调度平台,使该镇融社情、灾情、疫情管理等于一体,打通衔接壁垒,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张伟指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和网格员及时连线沟通,做到“平时保障服务、战时应急调度”,有效实现“零疫情、零险情、零伤亡”。(完)【编辑:朱延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